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4-15 17:52
冯韶新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
4月12日,在江苏南京,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上,国能“龙膜”备受瞩目。
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负责人表示,“龙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在集团电力、煤炭、化工等产业沃土上广泛应用,实现“龙膜中国制造”,可无缝替换国内所有进口反渗透膜。膜元件稳定脱盐率高达99.5%,适用不同应用领域的水处理需要,在同等运行条件下媲美进口品牌膜元件,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左右,颇受用户青睐。
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寒直言,龙源环保高性能膜组件产品已成为国内水处理膜的标杆品牌。
一场创新成果转化交流会,不仅仅是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一个平台,更浓缩着国家能源集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经验。
搭好创新舞台,为成果转化架桥铺路
涓涓之水,可以成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涓水”“星火”,那么成果转化就是“川”“原”。作为世界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如何“燎原”,是问题关键所在。
2024年,科技创新无疑是国家能源集团最为流行的词,也是频次最高的词。
2月27日,两年一度的科技大会提出,要主动开放创新研发、应用和转化生态场景,积极布局熔盐储能、费托蜡生产高档润滑油等中试平台,加速新技术新工艺大规模应用,聚焦“首创”“第一”的产业化项目和应用首台套装备,优先推动基于融合光谱的煤质快速检测等自主创新成果在集团公司内部转化应用,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等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指明方向。
发布集团公司成果转化推广目录,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重点技术产品交流会等方式,搭平台建机制……集团公司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逐步在完善。
国能新材料公司是依托低碳院交联聚乙烯专利技术成立的孵化公司,采用核心发明人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市瞪羚企业等称号,产品开发不断完善,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进入了上市培育的快车道。
“大型煤粉锅炉协同处理城镇生活污泥技术”“新型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机组”等一批成果或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或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积极培育国家级成果转化示范单位,龙源节能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低碳院“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催化剂”获批工信部2023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宁夏煤业等3家示范揭榜单位、5个优秀场景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科信部负责人周光华表示,从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标准实行重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国际标准、集团公司科技特等奖奖励高达100万元,2023年各类奖励总奖金额达到4166万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下大功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并加大金融支持成果转化力度。
立足产业沃土,培植创新种子结硕果
创新的种子一旦深深扎根产业的沃土,便会孕育出新质动力。
龙膜正是在集团公司产业沃土上,实现了从“0”到“1”、从“1”到“100”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裂变,顺畅打通了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江苏谏壁公司化学专工江鹏威说:“自使用龙源环保反渗透膜一年半时间以来,公司的预脱盐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反渗透产水电导率稳定在4~6µS/cm范围内,优于以往的水质状况,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幅减少,成功地去除了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为后续除盐设备提供了优良的进水保障。”
立足产业沃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孵化具备先天优势,在解决高质量发展的矛盾中,培植创新种子能够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在实践中,电力企业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是业界难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国能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盐废水离子置换浓缩技术(IRCT),并于2022年10月在国能铜陵公司IRCT示范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性能检验。技术具备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核心设备国产化、自主技术产业化、浓盐水可资源化等优势。其核心“盐离子多级分离双膜耦合技术”鉴定为国际领先,该技术和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不仅首次填补了国内外脱硫浆液低成本高倍率浓缩技术空白,同时也填补了其它工业领域高盐高硬度废水低成本浓缩减量技术空白。
据了解,国能卓越(北京)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非金属托辊产品,采用煤基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煤基微珠等多种材料综合改性的PCF新型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突破传统金属托辊重量大、易腐蚀、噪音高等问题,在强度和耐磨方面表现出色。在系统内煤矿、电厂、化工厂和港口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应用,质量轻、安全性高、噪音低和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得到用户广泛好评。
在产业沃土上,集团公司各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在高效清洁发电、智慧化工厂建设、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软岩治理技术、矿卡智能驾驶、CTL润滑油、α烯烃精分离、重载列车智慧驾驶等一批成果转化或落地或开花结果。
瞄准宏伟目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这一宏伟目标引领下,科技创新面向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此,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一马当先,作为工控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近40年来创造了17项“世界先进”和“中国首台套”业绩。研发推出的国内首个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实现了软硬件100%国产化,知识产权100%国产化,突破工控“卡脖子”问题。在内蒙古布连电厂2号机实现并网,系统运行稳定,通过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CE认证和环境试验。经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专委会组织专家组测试,系统各项指标功能齐全,部分性能指标超过行业标准。
这是集团公司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小缩影,但映射着大写照。
2023年10月26日,随着加满氢能的燃料电池公交车驶出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国华投资(氢能公司)赤城风氢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完成了制氢全系统调试,从充装首车合格氢出厂输运至公司自营万全站,实现对张家口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顺利加注,标志着公司实现了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全链条一体化运营。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氢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成果,为我国绿色能源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亚洲规模最大、综合指标最优、消纳利用最全的煤电CCUS项目——江苏泰州公司CCUS项目,是自主研发新一代高效低能耗吸收剂,完全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碳捕集成套核心技术工艺包,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和捕集成本,引领全球火电CCUS技术发展。国能台山电厂在6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上成功实施煤炭掺氨燃烧试验,形成一套清洁高效掺氨燃烧技术体系,为实现氨煤耦合燃烧发电提供解决方案,为我国煤电机组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立足产业沃土,下好“先手棋”,从实践中找准研究方向,通过研发培育种子,在内部乃至系统外推广应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新战略引领下,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大力气,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国能智慧。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