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4-09 16:47
——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杨娜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随着近年来新能源的高比例快速增加,急需推动电网的智能升级,来全面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多元负荷承载能力及安全供电保障能力。那么,被反复提及的数智化将会如何助力电网系统稳步发展推进能源转型呢?记者采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
中能传媒:您如何理解与认识数字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孙艺新:大家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能源转型不仅是为了满足现在高比例的新能源的增加,实际上也是对能源的生产消费底层逻辑的一次重构。特别是在当前,光伏新能源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会再去单纯地追求量的合理增长,还是要把质的有效提升充分地考虑进来。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过去我们会主要关注电源和电网,现在还会重点考虑与新能源相关的气候因素,市场变化、储能以及碳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此消彼长和动态变化,都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系统该怎么跟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实现互动,实现更好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数智化的方式释放新动能,关键要站在全产业链、全社会的全局视角,使数智化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动力。这与当前国家所倡导的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
中能传媒:您认为数智化通常会以何种形式赋能?
孙艺新:我们认为数字化主要以三种方式赋能。
第一种就是直接的赋能,通过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把产业链的上下游从源网荷储数碳,乃至其他产业同能源产业耦合,都需要信息的连接。
第二种是间接的赋能,也就是以数据流支撑生产决策优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第三种是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高端化的融合赋能,更会由此带来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传统习惯的新模式,并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例如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光伏风电消纳问题,导致县域的配网压力大,高电压、过载情况较为普遍,对电力系统也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解决方式主要靠配电网的改造、投资,除此之外还需要数智化的手段降低系统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也是在能源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未来电网的功能形态的转变,可能会是大电网和配电网、微电网的组合形态。这种混合的电网形态,必然也会催生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由此形成源网荷储数碳更多种方式的协调互动。比如,微电网可能更多地需要新的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使得所在网域内的多种类型的能源与负荷系统、储能系统形成合力。
截至2023年12月底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理论上说,如果所有的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整个电力系统是难以支撑的。所以也需要进行时空的有序优化,这也是当前电网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中能传媒:当前,人工智能是热门话题,不仅可以给新质生产力注入最重要的动力,而且可以成为“双碳”产业创新的基本要素。您如何预判人工智能的发展?
孙艺新: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直接见效的应用场景,如巡检技术、智能作业、营销客户服务等。不远的将来还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营的核心场景中。比如,实现对新能源的可测、可调、可控以及信息的交互之中,增强整个系统中源、网、荷、储的互动,以及能源电力行业与制造、采掘、交通等行业的耦合联动。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加快应用场景联合开发、补足自身算力和技术底座短板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点。
今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对人工智能进行了产业部署,央企也在考虑规划相关的一些战略。我们认为,包括算法、数据可能都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补的短板。针对电网企业这种大样本的训练数据,针对下一步电力运行中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还是需要进一步梳理和积累。
中能传媒:电力和算力的融合,通常在储能、数据中心更被重视。您认为,电力数据与算力的融合,应如何更好落地?
孙艺新:我们在电网做过一些尝试,但更多是在资源要素的共享、复用的层面。
下一步的重点是把算力服务电力、电力服务算力两者相互融合作为重要的考量。特别是电算力的混合调度,包括参与虚拟电厂的竞价、电算力对终端用户的一体化服务等深度的融合方式都值得重点关注。
中能传媒:数字赋能就是将数字化和业务的创新模式相结合。目前,您的团队有哪些探索?
孙艺新:我们过去与郑商所有过合作,联合开展针对气温的指数期货产品研发,力求通过这种金融的衍生品为能源电力系统提供更多具有选择权的知识供给和风险对冲工具,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我们在国网公司内部也在研发针对尖峰时段用能权的数字凭证技术,正在与一些省市电网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数字能源产品。
同时我们团队也注意到,国外智库已围绕着能源人工智能应用前景作出了他们的判断。基本的共识是,人工智能一定要去解决当前能源系统电力系统难以理解的复杂性问题,同时要注意随之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比如,当未来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到电力系统之中,对普通用户而言,可能会带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上的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再发展再解决,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
我们认为,虽然说数字化、智能化在当前解决新能源消纳、新能源产业制造出口,可能还觉得有一定的力不从心,但是未来一定是向数智融合、业数融合、数实融合的方向去发展,也会带来真实的生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重新定义数据的价值。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