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经营管理

一体化智慧审计场景 强化监督提升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17 11:26

——国网陕西电力应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开展工程审计管理

汪双文 张晶

  “审计平台的数字化工具用起来效率太高了,季度报表统计由原来耗时2周缩短至3分钟就能完成,这下就不愁加班了。”11月7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审计部办公室小刘兴奋地说。国网陕西电力自主开发的工程审计数字化平台两轮试点应用在10月底正式结束,标志着嵌入式工程审计的数字化支撑全面实现,有效提升了工程决算审计管理效率。

  2022年以来,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成本财务入账法新政策要求,提升工程审计效率,国网陕西电力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深挖数字化审计应用经验,围绕变革审计机制、前移审计关口、深化整改执行,以数字化审计技术手段支撑“嵌入式”工程审计管理,数字化建设应用成果入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大数据应用优秀成果集”。

完善机制 提升审计质效

  2022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表制度,将投资统计核算方式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为落实工程投资管理新要求,国网陕西电力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精准施策,审计部门优化公司审计管理体系,制定《嵌入式工程审计实施指导意见》,编制“工程审计攻坚年”方案,完善10项保障机制,强化工程审计全过程监管,建立工程嵌入式审计管理常态化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价款结算、财务入账及审计时效,实现工程审计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管理。

  依据实施细则,结合工程管理办法,对综合计划下达的所有投资项目在完成结算审核后,均采取嵌入式工程结决算审计,出具审计定案表和审计报告,建立完善审计项目报审制、通报制、沟通制、过程督导制、整改销号制,考核问责制,在结算审核的基础上嵌入报审、结算审计,构建嵌入式工程审计新体系。为支撑新体系运行,该公司在智慧化的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基础上,研发自动从公司数据中台数据同步,形成工程台账,构建所有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测、工程结算、决算报审管理体系,通过对工程审计问题整改的分析,推动实现审计风险自动监测预警。

关口前移 实现审计全覆盖

  “有了数字化支撑,工程决算审计将关口前移到了计划下达开始阶段,这确实省了不少事。”小刘用着数字化审计平台感慨着。

  国网陕西电力梳理工程审计数据,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构建审计计划统一安排、审计项目统一实施、审计资源统一调配、审计质量统一管控、审计整改统一推进的“五统一”的工程审计一体化智慧审计场景。场景设计中转变了以往数字化审计监督点零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以工程审计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工程审计12个阶段,自主配置审计监督范围、区间和频次及数字化审计模型,实现批量智能化实时疑点扫描,自动输出疑点结果,将原事后审计逐步前移至事中审计。

  2022年以来,全过程管理单体工程项目28545项,对工程管理12个关键环节自动监测,对工程“开工率、完工率、结算率、入账率、决算率、审计率”(工程审计“六率”)全程监测,发现审计疑点23047个,实现流程管理覆盖率100%,有效提升了审计效率;试点应用阶段完成结决算报审项目86项,报审、审核资料573份,效率较人工报审、审核提高近10倍,工程审计质效全面提升;利用审计成果设计工程审计管理统计报表13项,有效服务管理部门对工程重点环节的决策部署。

深化整改 大数据精准画像

  “有了这个画像,对各单位整改情况一目了然,再不用统计数据人为分析了……”工程人员由衷赞叹。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国网陕西电力坚持问题整改“销号制”,构建线上数字化流程,实现审计问题“双审核”“双会签”,审计成果全远程管控,线上完成审计问题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审计问题整改从审计部门到业务部门多层级在线管理,强化了对审计整改的领导、监督、落实,解决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整改不到位等难题。同时,该公司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资源池,构建基于审计问题的数据价值挖掘分析体系,建立了以正态分布、方差分布等统计学算法的多维分析系统,研发相关分析模型,提出风险预警及画像的方法并编制评估指标,创新实现了通过审计结果数据价值挖掘描绘被审单位画像的方法。目前问题资源池已纳入问题2546个,有效积累了管理画像基础数据,深化审计成果多维应用,服务公司、服务专业、服务基层,助力提升管理。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