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采购管理提升采购效能
胡建军
今年以来,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国企采购效能提升的途径和方法,以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成功率、规范采购行为为抓手,不断提升采购效能,使国企采购切实成为节约经营成本、降低管理风险、提升国有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抓住关键环节缩短采购周期
通过采购平台大数据分析,梳理采购从采购计划推送到发布中选通知的每一个节点,拉长采购周期的原因。认真分析采购挂网、评审、定标三个阶段的实际特点,针对采购挂网时间不可变、项目单位定标时间不可控的特点,重点抓好评审周期的把控。开通非招标采购电子商务平台线上评标室,将线下评审转为线上评审,所有过程资料留痕,评审各节点环环相扣,以前评审过程中专家、项目单位代表因本职工作繁忙不能及时完成评审的情况大为改观,非招评审周期从年初的一周左右降为现在的4.8天。二级招标评审周期从年初的5天降为现在的2.1天。同时按批次统筹安排项目挂网时间、评审时间,每周固定时间向项目单位提供评审结果,方便项目单位固定时间上会审核,为缩短采购周期创造条件。
有的放矢提升采购成功率
把提升采购成功率的重点放在事前,抓好源头控制。配合项目单位做好市场寻源,在采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建立采购文件挂网前三级审核制度,严把采购文件审核,特别是审查采购资质业绩设置的合理性、技术文件规范性等,避免由于资格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流标废标。同时,建立对供应商的提醒机制,供应商下载采购文件首先要阅读《投标须知》,从而减少因供应商投标文件不符合要求或涉嫌围标串标等原因造成的流标废标。
围绕采购成功率开展课题攻关,每月对流标项目和流标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内在五个采购单位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对外与系统内单位进行对标分析,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全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标准化操作推进依法合规采购
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采购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坚持二级招标评审现场全过程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参照一级评标现场管理标准,采用人脸识别和门禁闸机,对参会人员签到和身份验证进行自动化管理;定制评标专用马甲,对代理机构、招标人代表、监督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和有效管理;实施参会人员手机等通信工具统一保管,向参会人员发放GPS定位仪实时掌握人员轨迹,落实封闭管理要求;采用技术手段禁止评标电脑除使用评标工具以外的网络连接,防止信息外泄,二级招标评审现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采购资料30天内归档及时率达94.4%。
在非招标采购过程中,充分利用平台预警系统,推进依法依规采购。坚持对预警问题的闭环管理,发现“IP地址一致”“作者一致”等情况,不隐瞒、不回避,如实上报不良供应商,纳入“黑名单”,大大打击了围标串标行为,使采购环境不断净化。
采购是国有企业构建供应链体系的基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持续优化采购管理工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努力打造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现代国有企业。(作者系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