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供电:创建文明城市背后的电力担当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郭纪雄 报道 2022年4月6日,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揭晓,天水市位列全国第13名,创甘肃省创建工作历史最好成绩,城市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果。
提起甘肃天水,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羲皇故里”“陇上江南”的佳话,想到秀美山川的自然风光和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近年来,天水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创城”弘扬了优秀文化,改善了投资环境,使得经济规模大了,城乡面貌新了,风光更加美了。
在城乡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电力担当着“先行官”的使命。这一点,在天水市“创城”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助推能源转型,“双碳”行动闯出新路
2022年1月24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对2021年天水电网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做了复盘统计。数据显示,天水电网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883小时,比上年增加132个小时数;风电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665小时,比上年增加196个小时。
发电利用小时数是指发电机在一年内平均的满负荷运行时间,数值越高,意味着设备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高。而就在这一数据出台的一个月前,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25兆瓦华岐风电场和45兆瓦杨河风电场顺利启动并网。至此,天水地区的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05.28兆瓦,其中风电装机在新能源中的占比达到75.1%。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电力则是主战场的主力军。天水供电公司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全力服务光伏、风电并网,在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等多个领域大力推行电能替代,为地方绿色发展聚势赋能。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天水市秦州、麦积两区更新了近400辆纯电动出租车。在此之前,新能源公交车在天水城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天水供电公司主动服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2021年全年累计安装充电桩167个,报装容量1.7万千伏安。客户通过扫码即可对车辆充电,充满一次电续航公里可达300到500公里。
据天水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李伟平介绍,该公司今年计划在连霍高速公路的4个服务区建设充电站,力争年内建站10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将达到42万千瓦时。
天水市2022年10千伏城农网投资预计将达到10亿元,创历史之最。在全面提升供电能力的基础上,该公司将深挖乡村电气化、旅游产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力争在年内落地一项电气化种养殖项目、推广一个全电景区、建成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形成推动能源转型的合力。
电力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4月1日,天水供电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运用“智慧电力气象服务平台”,实时获取了分钟级的温度、风力、降水等数据并精确到每一基杆塔。该平台自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气象环境监测、电网风险预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该公司深度融入天水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举措。
天水市于2015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全市筛选汇总出市大数据中心、“云上天水”APP等15个智慧城市项目,通过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大数据资源整合,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是甘肃省第一个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目前已经为“雪亮工程”、智慧旅游等项目进行数据对接。
“雪亮工程”是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旨在发动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寓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确保“雪亮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安装,天水供电公司指定专人对接服务,会同公安机关现场勘察,确定最优最经济的供电方案。截至4月6日,该公司已为“雪亮工程”接电3496个点位,确保表计和视频设备安装牢固、可靠运行。
文化旅游资源是天水的又一特色资源,全市范围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在甘肃各市州中位列榜首。在服务旅游业发展中,电力数据监测分析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春节期间,天水供电公司对全市3A以上景点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等著名景点保持用电量稳定增长,南郭寺、凤山等景区用电量增幅迅猛,带动了餐饮、住宿、文化活动三大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27%、30.44%、22.64%。该公司通过对景区用电量变化的分析,实时掌握旅游热点路线,为文化旅游局做好旅游资源调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充分发挥了“电眼”作用。
规范整治电力设施,让城市更靓丽
“过去,楼房之间的各种线缆就像蜘蛛网,下雨天经过总是担心漏电。现在清理整治后,规范整齐了,我们也更安心了。”3月14日,天水供电公司完成了对秦安县南下官街道搭挂线路的治理,市民王旭生对治理的成效非常满意。
在天水市两区五县多个城中村内,各种通信、电线、电缆、数字电视线缆纵横交错,致使挂接的线路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杂乱无章的“城市蜘蛛网”,不仅严重影响城市景观,而且是引发触电和火灾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该公司按照“政企协作、警企协作”模式,组织开展废旧杆塔、破损表箱、私接乱拉等隐患摸排。自去年9月至今,该公司对城市街道的电力设施进行规范治理,集中改造189个台区、92条线路、24台箱变、12台环网柜,消除了老旧巷道电力隐患,彻底整治了“城市蜘蛛网”,把原来的“旧乱差”变为今天的“新美齐”。
“千箱美化”户外配电箱美化行动是天水供电公司近年来美化城市景观的一大创举。该公司邀请天水壁画协会的画家们,对伏羲庙周边、龙城广场、麦积山大道等重要路段的配电箱进行了全面美化。画家们把马路边上的配电箱当作“画板”,画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山水花鸟画,让原本影响市容的配电箱顿时华丽变身,成为城市一大景观。截至今年年初,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城区127个配电箱的美化。
文明创建,正在激发着天水这座古老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陇上江南”的天水形象在世人眼中越来越清晰明亮。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