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科院:体系措施多向发力做好技术监督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21-12-16

  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兰九龄 王婷 王晓飞 报道  2021年12月7日,国网设备部组织开展2021年技术监督工作质量评价工作,甘肃电科院按照评价标准,围绕评价内容积极准备,收集汇总相关佐证材料,开展本单位技术监督自评价,并编制评价工作报告。

  建章立制,监督体系高效运转

  “请各位专家对电气设备分专业逐条进行检查落实,留存必要的照片等佐证材料……”在甘肃兰州元山330KV输变电工程现场技术监督工作组组长的统一指挥下,技术监督工作正按照技术监督工作指导手册稳步进行中。今年以来,甘肃电科院为进一步加强设备质量管理,落实公司以技术监督为抓手,强化设备质量源头管控的工作要求,由省公司技术监督办公室组织电科院先后起草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全过程技术监督实施管理办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特高压技术监督工作方案》,制订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编写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规范技术监督工作,压实监督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技术监督质效。

  统筹推进,技术监督成效显著

  5月22日,电科院技术人员携带便携式光谱仪、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探伤仪、涂覆层测厚仪进入330KV玉门主变扩建工程工作现场开始相关专业的查评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技术监督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还增加了试验抽检、关键环节验证、仪器现场检测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发现电气设备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为确保技术监督工作取得实效,由省公司技术监督办公室牵头,组织甘肃电科院编制并下发了技术监督整套资料模板,技术监督进行规范与优化。重点工程由建设管理单位先行自查自纠,电科院后续集中督查,事前召开技术监督督查启动会议,多专业配合,集中宣贯监督要点、明确监督内容;事中监督结果当日汇报,适时调整监督策略;事后勤总结善交流,采取“一问题一分析”有效措施,提炼典型经验。

  2021年4月甘肃电科院编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典型案例》总结技术监督共性问题,一些共性问题反馈至设计联络会,将监督问题向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源端反馈、联动共享,督促引导供应商抓好原材料、工艺管控,实现从源头提升设备质量。

  多措并举,监督能力持续提升

  “请考虑盆子粗糙表面和气泡对场强的影响……”盆式绝缘子故障分析负责人正在指导仿真人员进行GIS盆式绝缘子贯穿性裂纹多物理场仿真计算。今年以来,电科院成立以电气、金属、化学等专业为主的柔性攻关团队,对故障进行多专业、全方位分析,开展渗透、射线检测试验验证,并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模拟还原设备故障过程,最终判断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追本溯源,从源头提升设备制造质量水平,杜绝带病设备部件入网

  据了解,今年我省输电线路鸟害闪络事件频发,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甘肃电科院着手开展复合绝缘子串鸟粪闪络现象多物理场仿真计算,深入分析了鸟粪导致线路闪络的机理,并依据仿真计算结论,提出了从防鸟刺装设、绝缘子串中增设大伞裙、绝缘喷涂和绝缘包覆等多个针对性的防治鸟害闪络措施,为有效制定全省输电线路防鸟害防治策略提供了技术依据。

  回顾昨天,甘肃电科院行有方向、干有遵循;展望明天,技术监督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在肩。电科院将持续发力,创新应用信息化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内涵,扎实做好技术监督工作,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大局,为建设具有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0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力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