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迎接数字孪生 重塑数字电网

来源: 时间:2021-12-07 13:37

迎接数字孪生 重塑数字电网

——轻松应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于海江

  “数字孪生技术在电网数字化转型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关键支撑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先进数字技术将显著增强电力系统的全面准确感知、规模计算分析和灵活快速调节能力,将传统物理电网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映射,实现电网、设备、用户、交易、管理的全面可观、可测、可控。”近日,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经理李鹏接受《国电力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源荷有着波动性强、复杂程度高、耦合度强等特点,电网的物理形态将发生变化,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运行分析、校核计算等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数字孪生技术将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技术,在发、输、变、配、用、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应用,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

  数字孪生对数字电网意义重大

  “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到电网,可以实现物理电网的同步映射,将彻底改变我们观察、分析、控制电网的方式,数字孪生对于建设数字电网意义重大。”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副经理刘海峰告诉《国电力报》记者说,数字孪生技术本身具有的高效决策、深度分析等特点,将在电网运行控制、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全寿命管理、客户优质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举个例子,数字孪生技术可用于设备维护与故障预测。数字孪生提供物理实体的实时虚拟化映射,设备传感器将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数据实时输入数字孪生模型,并将设备使用环境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数字孪生在设备出现故障前提早进行预测,实现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和寿命评估。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中压业务国区负责人徐韶峰接受《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说:“数字孪生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数字化模型构建,对物理世界进行精准映射,价值在于利用这些可视化的数据进行仿真和预测,从而为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维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环节带来回馈价值。”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打造了以电网模型为基础、基于EcoStruxureTM三层架构的数字孪生平台。在数字孪生应用架构的底层,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智能表计等手段广泛采集物理世界的多源数据,形成全场景、跨系统空间的大数据集;在中间层,则以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为平台,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最上层,则通过开放的API接口,让数据可以二次开发和集成,服务于数字电网的各个具体场景,营造多平台、跨终端的卓越用户体验。

  数字孪生技术在电网崭露头角

  “今年6月,国内首个基于新一代设备监控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的集控站在雄安投运。今年10月,首个数字孪生综合管廊电力舱在雄安投运。以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实现电网透明化、在线化、自动化管控,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显著节约运维成本。”刘海峰告诉《国电力报》记者说。

  今年5月,施耐德电气携合作伙伴发布联合创新计划,双方成功实施一个变电站智能化运维项目,改造前,该变电站采用的传统2D运维平台不够直观,设备种类、数量繁杂,无法统一管理,多种数据类型无法在统一平台集成,运维人员无法预判可能出现的故障及事故。

  改造后,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提供了配电站全场景三维建模还原、全站设备内外结构可视化展示、运维模拟数据实时获取、设备台账实时查看及故障模拟预判等一系列功能,和改造前相比,节省了大量时间、财力成本,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此外还有效缩减了配电站的效能损耗。

  “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在电网应用还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面向‘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进一步通过对各类元件的全面感知、互联和灵活调节,提升新能源、柔性负荷、储能等大规模市场主体接入、控制、运营和区域自治能力,支持电网快速自愈、优化运行和智能决策。”李鹏接受《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应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需求,施耐德电气发布了具有前瞻性的绿色能源管理理念。“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势必将作为绿色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用户轻松应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挑战,助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徐韶峰说。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