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供电探索“四驱型”青年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21-11-12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玉星 刘鹏 报道  青年员工是企业最积极、最具生气的力量,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对人才强企战略落地意义重大。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临朐公司”)在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潍坊公司”)市县一体部署下,积极探索打造“四驱型”青年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创新型全链条、复合型新动能、传承型新支撑、规划型强后备”为主线,培育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爱岗敬业的青年人才队伍。


传承型驱动:公司承办全县职业技能大赛电工竞赛现场照

  打造“创新型驱动”全链条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作出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部署后,潍坊公司积极响应落实,以临朐公司为试点,构建“1+N”创新联盟平台,首创“创新+改善”3+2创新类人才管理模式,推动全员创新、众创众享,重塑创新创效生态体系。临朐公司聚焦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质量,落实成果转化三大目标,进一步优化创新机制,强优势、补短板,打造“学、研、制、售”全链条支撑体系。
  创新制度完善,构建评价体系。建立创新积分考核体系,重视成果过程管控,组织开展“创新+改善”活动。从管理制度层面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公司创新活力,提升员工创新热情。3+2管控模式评价体系包括创新、改善和活动三个模块,制定相应量化评价标准,针对青年员工参与过程及质量进行量化评价。
  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培育。以“1+N”创新联盟为平台,以青年员工为主体,通过项目实施实现面对面、点对点传授技艺,在实践中促进创新人才的培育、成长。积极与电科院、华特磁电等有实力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共同研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市县一体开展科技项目和群众性创新项目研发,有效提升了公司创新能力和水平。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出发,实现了创新对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效支撑。

创新型驱动1:公司创新带头人现场指导

  建设人才梯队,提升创新能力。依托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实施基础知识全员培训、专业知识重点培训和特定人员个性化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创新知识储备。同时,重点提升青年员工创新实践能力,让青年员工在创新创效中“挑大梁”。在成果研讨会、评审会、验收会等环节增加旁听席位,创新项目实施团队中按照年龄段搭配新老员工,在保证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提升青年员工创新实践能力。围绕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形成老中青创新人才梯队,保证创新工作长足发展。
  由公司青年人才创立的创新工作室,经过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层层选拔考核,全市首批成功评定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共创新研发技术类创新成果28项,管理类创新成果33项,获得地市级及以上奖项27项,并首获潍坊电力系统唯一一项潍坊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均位居全市前列。
  开发“复合型驱动”新动能
  在潍坊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临朐公司在全省率先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涵盖变电检修、配电运维、配电二次运检专业,通过点值倾斜、专项补贴等多元化激励措施,有效提高复合型人才薪酬水平,培养“一专多能、精一会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
  树立“崇尚能力、突出业绩”的价值导向。通过多元激励措施,促进员工主动扩展业务技能宽度,成为懂生产、多技能、精业务的高效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统筹考虑专业管理需求、岗位职责分工、人员能力素质等因素,明确选定条件、激励标准、管控流程等关键事项,实现对复合型员工的精准激励。通过岗位交流、轮岗锻炼等方式,实现育人和用人的互动、专业和技能的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丰富工作经验,扩展工作视野,不断增强“一岗多能”的实效性。
  优化薪酬分配明确绩效考核正向激励。针对复合型岗位员工,在薪酬点值上上浮倾斜10%。对于新成立的直接引用复合型班组,为激励员工更快学习新业务,适应复合岗位职责需求,设立复合型员工专项补贴。对于非复合型班组人员,跨班组承担工作任务的(如综合检修、抢修期间),由所在部门内部通过月度绩效、年度兑现分配等方式综合统筹。对于融合培养人才,在培养期间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参照四级四类人才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发放一次性考核奖励。
  开辟全方位关心关爱畅通发展通道。临朐公司加大复合型员工健康疗养倾斜力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复合型员工进行健康疗养,充分体现对复合型员工的关心关爱。加强复合型员工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形式的非物质激励,对于复合型员工,优先推荐金种子培训班,在岗位晋升、职员聘任、人才评定、后备培养、评先树优、东西帮扶、上挂下派或岗位竞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创新型驱动1:公司发明专利研制中

  强化“传承型驱动”新支撑
  临朐公司实施“2235”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构建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实施有序的“传承型”素质提升支撑体系,组织开展“人人一小课”活动,通过“走出去学、沉下去教、派上去练、请进来讲”,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营造了“人人争当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成才”的良好生态环境,夯实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开展诊断分析,精准匹配规划素质提升路径。精准开展全员诊断分析,摸清员工素质现状,明确全员素质提升工作存在困难及解决措施。精准匹配提升路径,针对具备提升潜力的员工,系统规划素质提升路径,确保每名员工知晓提升方向。精准实施各类人才申报,结合后续学历申报、职称评定、技能评价工作开展,督促每名符合条件员工申报。优先推荐人才潜力指数提升高的人员,做到应报必报、应评必评。
  突出高端引领,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加强高端人才后备管理,遴选10名具备培养潜力的人员入库,集全公司之力进行培养,进一步拓展一线人员发展通道。畅通高端人才发展通道,积极向省公司和地方政府汇报,争取各类高端人才名额,畅通高端人才选拔推荐渠道。加强人才示范引领,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行业媒体、公司网站等媒介,广泛宣传高端人才事迹,营造了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浓厚氛围。
  坚持全员参与,创新“三去一来”经验交流新形式。策划“人人一小课”活动,将各专业重点、难点内容总结成共享课程,通过“大讲堂”等形式进行分享。实行“走出去学、沉下去讲、派上去练、请进来教”,深入研讨、边思边学、边学边议,积极分享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承担技能培训、比武,各类技能人才共授课超500学时,培训超2000人次。高规格、高质量承办全县电工专业技能大赛,公司职工勇夺大赛第一名,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

复合型驱动:举办变电运行技能大赛

  培养“规划型驱动”强后备
  临朐公司实施“全职业生涯”培养理念,以建立高端人才队伍为目标,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十年”进行规划,创新新入职员工“实习积分+双向选择”定岗新模式,分阶段设计培养目标和计划,匹配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效。
  建立青年员工“双阶四步”全过程发展管控。临朐公司建立循环闭环的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常态化实施员工定期梯级认定制度,促进员工成长。建立节点明确的、专业划分清晰的人才通道模型。经过职务序列、职级序列和人员结构以及组织需求的梳理分析,建立了职系间“双阶四步发展畅通”,即班组成员-班组骨干(八级职员)-班组长/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七级职员),持续深化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并注重在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新提拔中层管理人员有班组长经历占比50%以上,激发干部员工担当作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实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多元培养。进一步深化团队建设,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启动“朐•小电”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工程,通过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积极帮助员工发现自身能力短板。针对这些短板,人力资源部针对性建立多元化的员工培训策略,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十年”进行规划,创新新入职员工“实习积分+双向选择”定岗新模式,为员工职业规划调整做足准备。
  全方位开展青年人才发展成效评估改进。采取调查问卷、效果检验和交叉确认等方式,全方位做好青年人才发展成效评估。建立“人岗位匹配度”、“业绩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评价指标,采集员工十项素质能力测评数据,包括专业人格测评软件的八项实用能力测评得分、员工基本条件得分以及员工参考项得分,涵盖了员工知识、技能经验、能力素质和绩效态度等方方面面,对青年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画像。创新实施青年人才“绩效雷达图”,为青年员工编制《职业提升建议书》,以一封信的形式反馈给员工,帮助他们不断改进提升。

规划型驱动:公司组织新招聘员工技能培训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0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力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