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酒泉供电:服务清洁能源 践行“双碳”目标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服务清洁能源践行“双碳”目标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杜小飞 报道 西出酒泉肃州,过嘉峪关,行两百多公里,便是号称“世界风库”的瓜州县。经过茫茫戈壁滩,可以看到一排排风力发电机随风旋转,白色“森林”一眼望不到尽头。每一圈风机的转动,都将风力转化为绿色电能,送至工矿企业,送至千家万户。这是甘肃倾力打造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酒泉风电从1997年起步,20年间发展经历了试验并网、小规模并网、大规模并网和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不同阶段。2006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构想。2009年底全地区风电并网容量88.9万千瓦,2011年底为551.3万千瓦。截至目前酒泉风电容量已经达到924.8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一。
酒泉并网光伏起步于2010年,2012年底容量达到26.2万千瓦。2013年由于国家调整上网电价政策刺激,呈现爆发式增长,年末装机容量139.6万千瓦。截至目前,酒泉光伏已经达到277.9万千瓦,居全省第一。
酒泉新能源发展迅猛,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优势明显。在服务新能源送出,解决新能源就地消纳,助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国网酒泉供电公司给出了“酒泉方案”。该公司党委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凝聚新能源消纳合力,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全力配合新能源消纳工作务期必成。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党建+新能源消纳工程”,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聚合、相融并进,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一流企业建设。
该公司党委把助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直面电网结构性突出矛盾和电网运行新挑战。针对主要矛盾、重点难题,不断深化特色实践,激发改革发展动能,审慎管控筑牢电网安全防线,提升电力市场运作能力,切实做到先锋引领、度电必争。
“十三五”期间,该公司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电网发展特点、能源资源和电力需求,加大电网投资力度,着力解决电网历史欠账、网架结构薄弱、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推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累计完成电网基建投资29.86亿元,11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增加了1285公里,变电容量增加了946.45万千伏安,分别增长17.02%、58.87%。电网供电保障水平、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该公司积极投身特高压建设,承担了750千伏三通道、天中直流、祁韶直流、吉泉直流工程建设前期属地化协调工作,实现了网内交流特高压进一步加强、直流特高压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同时积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河西首个智能变110千伏盐茶变,全省首个新一代智能变110千伏下河清变相继建成。酒泉电网形成了以特高压电网、750/330千伏超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110千伏覆盖各县的坚强智能电网格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远距离输送、大范围配置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
在推动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方面,该公司充分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协调有消纳潜力的用户,争取新能源直购电价格政策。积极推进企业燃煤电厂与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发电权置换,大力开拓用电市场和电能替代项目,推广电能替代,稳步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引导用能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发挥瓜州电采暖项目示范项目带动作用,完成金塔阳光电采暖项目投运,促进敦煌第三热源厂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电能替代项目298项,替代电量达2.01亿千瓦时,较2019年提升7.15%。
该公司加强与政府、电源企业、电力用户多方源网荷协同沟通,编制并促成政府采纳新能源外送、就地消纳规划方案。深化“大联合检修”理念,与新能源厂站、用电客户协调一致,合理安排电网设备停电检修计划,最大限度减少新能源厂站检修限发。挖掘水电与新能源互济潜力,利用本区域坝后式小水电站的蓄水和调峰能力,在不产生弃水的前提下,与光伏电站发电高峰错峰发电。深入挖掘新能源数据价值,提升发电效率,努力实现新能源企业受益、用电客户受益、经济社会发展受益、电网企业受益“四个受益”。
“通过开展‘党建+新能源消纳’工程、建立现货交易市场等手段,新能源汇集送出能力显著提升,消纳能力明显改善。酒泉新能源发电量由2015年的106亿千瓦时提升至2020年的234.18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从2015年的63.8%提升至2020年的95.3%。”甘肃龙源风电集团玉门风电场场长任乐文介绍道。
据统计,自1997年酒泉首个大型示范风电场建成至今,酒泉地区风光累计发电1100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打赢“蓝天保卫战”及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