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家电投通辽热电正式开栓供热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8 15:56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房昊 张佳琳)入秋以来,内蒙古通辽市气温逐渐降低,凉意渐浓,供暖问题成为广大市民关心的大事儿。10月12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通辽热电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通辽热电”)正式开栓,同步组织城区三大热源对高温网、直供网进行整体升温,13日全面开启“暖冬”模式,标志着今冬明春供热工作正式开始!
  2025年检修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温暖工程”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提升热用户供热质量,国家电投通辽热电以“保民生、守底线、提品质”为核心,协调主城区三大热源,做好设备检修、管网改造、智慧升级、服务优化等“冬病夏治”工作,为3038万平方米供热辖区内26.6万户热用户筑起温暖防线。
  设施改造“下实功” 筑牢供热“硬底盘”
  自2025年入夏以来,国家电投通辽热电聚焦供热设施“冬病夏治”关键工作任务,热源测,三大热源累计完成10台机组及供热附属设备“精检细修”,保障采暖期设备稳定运行,通辽发电总厂2*350兆瓦机组顺利投产,持续扩容供热能力,供热核心动力显著增强;热网侧完成250座换热站,2017座阀门井检修工作,同时围绕2024-2025年采暖期“两清单”(不热问题清单、解决措施清单)中存在的32项具体问题,公司对供热设施实施了系统性升级改造,共计改造管网1200米,并完成了平安东区、十九局小区等51座换热站的改造工作,顺利解决了清单内28项问题,以实打实的改造成效,为冬季稳定供热夯实硬件根基。
  节点推进“亮硬功”守住供暖“时间表”
  为确保按时供暖“零延误”,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制定清晰明确的生产筹备“作战图”,以刚性节点倒逼责任落实。国家电投通辽热电2025年度自主改造项目均已结束,自8月15日开始进行换热站与智慧供热平台进行对接调试。10月1日三大热源开始进行供热管网充水,10月9日充水完毕,10月12日辖区内换热站均具备启动条件。煤源储备同步发力,截至目前,累计储煤2.5万吨,满足20天使用,筑牢供暖“能源粮仓”。
  服务优化“见真章”当好民生“暖心人”
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始终秉持“有诉必应 未诉先谋”理念,以硬核服务践行民生承诺。制定详细年度供热服务方案,明确服务目标、细化服务举措,通过主动协同内部各专业力量,组织技术骨干精准入户排查隐患,对群众反映的各类供热问题实行“发现—处理—回访”的闭环管理,真正下好供暖保障的“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截至目前,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已累计主动走访用户数千户,实地解决急难愁盼实际问题数千件,以“面对面、心贴心”的零距离服务,不仅将融融暖流送进千家万户,更将企业的关怀与温度送达群众心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赞誉。
  智慧升级“出硬招” 打造调控“智慧脑”
  为推动供热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国家电投通辽热电继续加大科技改造力度,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利刃,全力打造智慧供热体系,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坚持持续推进智慧供热建设,形成负荷预测与用户室温反馈修正机制,与市政府沟通,对接8700处室温测点,将现有用户室温监测点位增加至17021处,扩大智慧供热数据信息库,提升热网调整精细化水平,同步提升数字孪生与水力平衡计算结合度,更新水利计算系统外管换热站、新建换热站、管网建设信息,提升热源、热网水利计算准确性,降低热网参数调整的试错成本,以科技赋能实现供热系统“精准感知、智能调控”,让供热效率与服务效能实现双重跃升。
  寒冬将至,暖流先行。国家电投通辽热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通过设施改造、智慧升级、时限管控、服务优化,以万全之策守护广大用户温暖过冬。未来,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将持续深化智慧供热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暖流”动能,为民生幸福增添温暖底色。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