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书写电力“绿色答卷”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1 09:25

袁婧雯 岳婷婷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中央能源企业,如何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投资”)以一份沉甸甸的绿色发展成绩单,作出了响亮回答。

  这份答卷,有规模上的担当。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时,公司新能源并网装机将从“十三五”末的1200万千瓦历史性突破至3200万千瓦。这不仅是体量的跨越,更是对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承诺的兑现。

  这份答卷,有转型中的方略。公司从单一风电开发,系统构建起“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的特色发展模式,业务版图从深耕国内28个省份到扬帆远航海外。这背后,是顺应时代大势、引领产业变革的深远谋划。从中,我们读到了能源央企服务全局的创造性实践,感受到了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信心与底气。

  牢记目标使命,把牢定位、把握机遇

  “找准在全国新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这是国华投资一切发展的底层逻辑。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新能源专业化单位”和“氢能产业核心孵化平台”,其发展航标从诞生之初就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十四五”伊始,国华投资党委立下“五年翻番”的军令状,向3200万千瓦的目标跨越。这份承诺,化为无数国华人肩头的责任。在祖国最北疆,国华投资黑龙江公司萝北项目部经理朱志龙和他的团队扛起“我为边疆送绿电”的大旗,他表示:“身为基层党员,就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力争早日并网,让绿电点亮北疆。”

  深刻领悟、坚定执行。连续4年,国华投资每年获取的新能源建设指标均历史性地跨越“千万千瓦”大关。这意味着,国华投资几乎每年都在为未来再造一个“十三五”末的自己——这种“加速度”,源于对国家战略的深度耕耘。

  行动上,国华投资紧扣国家战略需要,深化“五区域一融入”发展布局,将资源精准投向价值最高处。在渤海之滨,山东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与海上光伏基地群拔地而起。其中,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将昔日“望洋兴叹”的蔚蓝国土,变为清洁电力的“蓝色粮仓”。在西部戈壁,宁夏宁东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将无垠风光,转化为驱动国家能源化工“心脏”的绿色动脉,成为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三北”大基地到沿海经济带,再到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华投资的每一步都精准嵌合在国家发展的宏大棋盘上。截至 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1464.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600亿元,人均创效水平稳居集团第一阵营。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提升,正是在把握战略定位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结果。

  牢记高质发展,激发活力、激扬动能

  2025年是国家“双碳”战略提出五周年,多年来,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一。在求新求质、百舸争流的新能源赛道,五年间,国华投资“成绩如何”?

  “十四五”期间,国华投资项目开发连续四年突破千万千瓦,多项工程获“全国之最”,新能源装机规模翻番超2000万千瓦,布局一批千万千瓦级大基地;率先贯通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商业化运营,并在海上风光等新赛道树立行业标杆,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深化改革,重塑体系,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收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力显著增强。

  赢得更多“刮目相看”的秘诀,在于国华投资紧紧扭住“创新”与“改革”这两个关键变量,以“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的差异化发展模式为牵引,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血脉,敢于“从零起步”。面对氢能这一“看不清”的未来产业,国华投资保持了七年的战略耐心。七年前,当产业尚处“星星之火”,公司便前瞻布局,如今,“氢能看国华”已成业界共识,这份底气来自“十四五”期间从示范到商业化运营的重大突破。在宁夏,全球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历史性地耦合了光伏制成的“绿氢”;在河北,“国能绿氢”通过长管拖车源源不断注入北京加油站,为首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绿色动能。国华投资成功贯通“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为传统能源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国华方案”。

  改革是点火器,敢于“壮士断腕”。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国华投资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管理体系重塑,构建起“党委管总、部门主管、中心主建主办、子分公司主战”的全新体系。这场深刻的“管办分离”改革,旨在推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改革的活力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中,公司大力实施“骐骥人才”工程,一大批“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2024年,公司年轻干部占比超过1/4,这股青春力量,成为推动企业滚石上山的最强动能。

  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提升内生动力、锻造发展长板,不计一时之利,多积千秋之功,迸发出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

  牢记“国之大者”,融入大局、融合未来

  国有央企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国华投资的答案是: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在融合未来、开创未来中彰显央企担当。

  融入大局,是责任,更是发展的空间。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国华投资的“光伏治沙”项目,让700多万块光伏板下的不毛之地绿草如茵。光伏电站使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恢复到80%,实现了“点沙成金”,将能源开发与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希腊,国华投资不仅是绿电生产者,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连续两年举办的“Z:中欧能源行”活动,邀请中希青年对话绿色未来,全球播放量超16亿人次,以能源合作为纽带,向世界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精彩国故事。

  融合未来,是远见,更是赢得主动的关键。

  “十四五”期间,国华投资不仅在氢能领域领跑,更牵头建成全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以“四个国际首创”助力我国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这些看似“当前没有巨大产值”的布局,恰恰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耐心和战略远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从国华投资这份厚重的“十四五”答卷中,我们看到了能源央企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的澎湃动能,更深刻体会到国能源发展的信心底气与光明未来。收官“十四五”,决胜新征程,以国华投资为代表的央企“国家队”,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以实干作答,以奋斗续篇,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刘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