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逐梦深蓝 向海图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0 15:32

林启鑫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9月,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共同发起的“金钥匙·电力主题赛”中,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探索新自然经济模式,推动清洁低碳转型一全球首个漂浮式海上风渔融合示范项目”荣获一等奖。而这,是龙源电力向海图强的鲜活注脚。

  在广袤深蓝之中,龙源电力以“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抓手,积极打破传统海洋开发的边界,努力建起“绿色能源+蓝色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旗帜领航 开创新局

  在传统开发模式下,海上风电与渔业养殖规划空间利用效率低,如何实现海上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海洋牧场作为现代化海洋渔业生产方式,既能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又能与新能源开发等产业结合,实现海洋空间高效利用。

“国能共享号”。

  龙源电力创新提出“海上发电、海下养鱼”风渔融合理念,成功打造全球首个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实现海洋空间立体化利用。平台通过智能化养殖和数字化监控革新渔业养殖新模式,创新运用“以电养鱼、以渔养电”的循环经济模式,破解了海上风电开发与传统海洋牧场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风力发电和渔业养殖的创新融合,“国能共享号”是龙源电力贯彻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创新方案,推动海上风电与深远海养殖融合发展,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在江苏,龙源电力借助开发建设“国能黄海1号”,推动实现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国能黄海1号”是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首次采用半潜式钢构网箱设计与在运海上风电机组深度融合,构建了“风电+光伏+牧场”一体化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海上风电行业探索了提质增效的新路径,更推动了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深远海领域跨越发展。

  此外,在天津滨海新区长芦海晶盐场,107万块光伏板在阳光下汇成一片“蓝色海洋”,构成了“水上发电、海水晒盐、水下养殖”的和谐画卷,是龙源电力创新实施的“盐光渔互补”融合发展成果。该项目将传统低效盐田转化为集清洁能源生产、盐业提质增效、特色水产增收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综合体,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龙源方案”。

  和美发展 效益显著

  在江苏省如东县沿海,成群结队的鸟儿和鳞次栉比的风机交相辉映,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画卷。这,是龙源电力深耕海上风电开发、落实海洋经济战略以来,坚持科学用海、规范用海,让海上风电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研究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结合的缩影。

  作为新能源领军企业,龙源电力始终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全流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江苏,签订全国首个省市县三级海洋生态修复协议,累计在黄海海域投放各类本土海洋生物超10亿尾(株)。在福建,让海上风电场与当地海带、鲍鱼等传统海洋养殖区相兼容,通过举办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各类鱼苗近5000万尾。在海南,积极开展风力发电场对鲸类动物影响研究,并提出科学的保护和管理建议,确保风力发电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鸟类飞过龙源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

  此外,在“国能共享号”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龙源电力坚持做好区域水质监测,借助数字化系统,设置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搭建“漂浮式风电+深海养殖”的多元一体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全力确保区域水质安全。投运以来,“国能共享号”未对区域鱼类产生影响,也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风机可靠性超95%,大风季曾创连续120小时满发纪录,同时网箱渔获丰盈,单周期收入可达数百万元,实现新能源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共享共进、互促共赢。

  而在盐田奏响“渔光曲”,龙源电力绘就了一幅清洁能源与传统产业共生共荣的壮美画卷。从能源供给看,天津海晶盐光互补项目年均发电量约7.7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3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节约标煤2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3.79万吨,其碳汇量相当于种植3500万棵冷杉树,为京津冀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从产业升级看,盐业生产环境因光伏板遮挡更趋稳定,水产养殖实现提质增效,土地综合利用率提升200%,盐田亩均产值较传统模式增加40%,真正实现“一地三收”。从生态社会效益看,项目盘活低效资源,带动当地就业,为市场提供优质盐汪子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龙源电力以创新为帆、生态为舵,在深蓝之路上稳步前行。龙源电力将不断突破海洋经济开发技术瓶颈,推动实现更多“新能源 +”融合项目落地,书写更多精彩篇章,为全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龙源智慧”。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