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家能源集团海南新能源发展公司:争光,图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04 15:56

杨柳

  “7月17日,公司光伏日发电量205.5248万千瓦时!”7月17日晚,国家能源集团海南新能源发展公司生产运营部值班人员语气激动地汇报。这个数据较年初整整提高了25%,是该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

  2025年以来,该公司以全方位安全管控为根基,以全容量项目投产为引擎,以全智能场站运维为经络,积极落实该公司“让每一块光伏板都发电”的行动要求,苦干实干,争光图强,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筑牢“压舱石”,展示出能源央企作为“排头兵”的锐进锋芒。

  全方位管控让光伏板安全发电

  安全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集团劳模徐俊龙作为安全总监兼安环部主任,常年深入场站一线,他从来不把自觉遵守当作安全的兜底保障,只有到现场查过看过才放心。他常说:“安环部的工作地点就是在现场,在屋里坐着怎么确保生产安全。

  你能想象一个接近60岁的老同志每天通勤200多千米吗?这是他连续几个月从家到“办公桌”的距离。

  从海口到阳江项目单程130千米,徐俊龙每天都要开私家车往返。“住一晚要几百元,开车的话单程一个多小时,还行。”他说,“我是电车,省油,现在都在讲降本增效,不住宾馆的话能够省很多差旅费。”说完他还不忘本职,“但是我的情况不适合所有人,有的同志白天扛着设备和工具,下班后累得不行,体力精力不足,就不能开这么久的车了。”

  每天晚上8点,当夜晚路灯的光芒滑过瞳孔时,榜样的形象在这一刻具现。

  在他的带领下,安环部除了在必要时留一人在本部处理业务外,其余三人全部下场站、到一线,紧盯项目建设全过程管控、隐患排查源头治理、全员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加大监督检查与日常管控力度,推动安全管理责任落到每个环节,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全身心投入让光伏板尽早发电

  “兄弟,又黑了!”这是在阳江项目建设现场,最常听到的打招呼方式。

  提升投产容量作为海南新能源发展公司争光图强的重要手段,以阳江项目为重点,十几个分布式项目同步启动,数量增加引发了工作量的质变。

  “干就完了!”阳江项目经理张植鑫说,黢黑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牙。

  2025年以来,从分管领导到部门员工,工程建设相关人员吃住在工地,全力以赴协调推动各项目按计划投产。

  在北纬18度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刘甲明的头皮都晒得黢黑。作为部门负责人,他白天负责十几个在建项目的现场沟通、检查、协调,晚上和张植鑫一起加班梳理项目资料,90后的他有着和年龄不匹配的白头发,只有眼里的精光和麻利的动作显示出他还很年轻。

  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辛苦付出终究没有白费.截至目前,该公司11个项目已累计完成增容121.453兆瓦,容量的提升带来“争光”的底气。

  智能化运维让光伏板高效运行

  “争光”还需自身硬,项目投产不代表万事大吉,能发出电,能高效发电才是重点。目前,海南新能源发展公司所属所有集中式场站已经实现IV智能诊断系统的应用。

  “现在我们场站的运维人员巡检时间压缩到0.5小时,基本实现了缺陷当日消除;通过‘判未病’功能提前发现潜在缺陷,避免发展为设备故障,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生产运营部负责人潘宝良说。通过分析逆变器采集的特性曲线,对光伏阵列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发电效率和能力大大提高,这让运维人员有了争光图强的底气和信心。

  在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所有集中式场站的改造工作,其中海量的协调和配合,展示出的大力气和大决心,充分体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IV智能诊断已经展示出了“利器”的突出作用,这也为今后实现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以及更进一步的“黑灯工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安全到容量到运维,从前提到底气到利器,海南新能源发展公司在争光图强的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下,在新能源发展人齐心努力下,不断努力向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期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