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5-13 13:55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广大干部职工实干担当、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黄骅港崭新篇章。
5月9日,港口公司黄骅港务码头全貌。梁雪冰摄
黄骅港务是国家能源集团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运营的核心枢纽港,是陕西、内蒙煤炭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重要枢纽港口。连续4年煤炭下水量超2亿吨,占北方十港煤炭下水量的近30%,开港累计煤炭下水已超28亿吨,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2023年,黄骅港务完成煤炭装船20948.6万吨,煤炭装船和卸车量均超两亿吨,有效保障能源运输通道安全高效畅通。一季度,黄骅港累计完成煤炭卸车5323万吨,同比增加12.2%;完成煤炭装船5262万吨,同比增加11.5%,市场份额占比31.6%,创历史同期最高,高质量实现首季开门红。
5月7日,黄骅港务码头正在进行煤炭装船作业。梁雪冰摄
黄骅港港区是国内首家煤港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全国首批两家中国五星级绿色港口之一,全国首家荣获中华环境奖的干散货港口。
5月9日,黄骅港务莲园全貌。梁雪冰摄
黄骅港务储煤筒仓群是世界最大,也是目前国内工艺最先进、效率最高的煤炭装卸系统。48座筒仓总储煤量达144万吨,相较于传统堆场堆存工艺,筒仓采用全封闭设计,从源头上隔绝了煤炭粉尘外溢,其作业效率更是露天堆存的2倍。
5月9日,港口公司黄骅港务储煤筒仓群。梁雪冰摄
黄骅港煤炭港区开发出一套绿色生态管控平台系统,实现应用水系统智能管控。通过现场18个监测感应装置收集各项环境指标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内,结合煤炭外含水、天气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煤炭预防性补水,最终实现精准抑尘、用水智能调度。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黄骅港建立闭环绿色环保机制目标,实现煤尘和煤污水近零排放。
5月9日,黄骅港务煤炭堆场上取料机正在作业。梁雪冰摄
黄骅港创新自主研发本质长效抑尘系统,在卸煤过程中进行分层洒水,通过振动给料使水与煤炭均匀混合,实现粉尘颗粒的有效附着,从源头上抑制煤尘产生。该技术获得3项国家专利,荣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5月9日,黄骅港务翻车机正在翻卸煤炭。边晓雨摄
主动推动“路港航”一体化双向重载多式联运,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3月22日,完成首批自雄安新区发往广东的集装箱货船的装载任务;5月7日,由广东佛山地区运往雄安新区的建材集装箱在黄骅港卸船。雄安新区-黄骅港“双钟摆式”综合运输功能进一步完善,黄骅港务创建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港口迈出了坚实一步。
5月6日,黄骅港务杂货码头全貌。梁雪冰摄
得益于在智能化建设上的不断探索,黄骅港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一艘5万吨级的运煤船,大约24小时就可以完成装卸货,且全流程无需人工操作。
5月10日,黄骅港务三期集控室员工在远程监控翻车机自动作业。赵越摄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