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2-04 17:55
黄伟权
2023年11月10日,华南区域单机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大化县盛景风电场一期工程9号风机首投成功,这是广西桂冠大化水力发电总厂继6月21日,该厂平果市双荣光伏电站首批方阵投产发电之后的又一创举,至此,该厂实现了桂冠电力区内首家“水风光”多能互补企业新的突破,正式向清洁能源一体化运营迈进。
迎难而上行且知,转型发展自奋蹄
进入“十四五”,党中央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上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新能源生产体系,将是未来数十年内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优势突出,营商环境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坚定服务自治区“1+1+4+3+N”目标任务体系,持续加大在桂投资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十四五”在桂发电装机和资产规模“两个翻一番”,当好广西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和能源安全的排头兵,助力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打造亿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企业要坚定不移走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桂冠电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加快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部署和中国大唐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在“二次创业”征程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大资本运营力度,大力开发清洁电源项目,呈现出“跨流域、走出去”的崭新局面,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持了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桂电力量。
大化水电总厂在桂冠电力的发展战略引领下,近几年来,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一次次挑灯夜战、一个个忙碌奔赴的身影、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斗。”这是该厂发展建设人员发扬“红线钳”精神,不畏艰辛、开拓进取,全身心投入新能源项目发展建设的日常。在无数次“攻城拔寨、爬坡过坎”后,2023年6月21日,大化水电总厂平果市果化镇和太平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双荣光伏电站首批3个方阵投产发电,实现了该厂由单一水电向“水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零”的突破。该项目的建成,有效促进了平果市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区域产业复合发展,为平果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从一条河的开发到跨流域的百舸争流,在大化水电的发展蓝图上,一个个目标被不断超越,一座座丰碑正在崛起......
坚韧不拔,向前奔跑
大化水电总厂完善实施“高质量发展新能源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建立发展组织机构,出台专项奖励机制,加快推动从单一水电向“风光储”综合能源结构转型,集中精力只争朝夕狠抓发展。该厂强化责任、深挖潜能、区域规划、协调作战,坚持发扬“两变”精神、加大“三进”力度,坚持“零售”和“批量”一起抓,既抓好新能源常规竞配工作,又大胆探索走“差异化”竞争之路,积极为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大电方案”,开创“一县一策”合作发展新模式。
大化都阳风电场首台风机安装成功 黄嘉标 摄
2020年6月,该厂在新能源发展项目出现了瓶颈,发电部主任兼发电水工党支部书记卢毅主动请缨,充分利用个人资源优势主攻广西平果市。在4个多月时间里,他在抓好发电部及党支部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迎难而上,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使出“十八般武艺”逐一攻破“项目用地”“多方强敌拼抢”等重重难关,历经6次反复选址,辗转于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平果市太平镇、果化镇政府,争取得该市10800亩、可装机53万千瓦光伏项目的用地勾图及用地许可批文,并与涉及土地的两个村委签订了土地租赁框架协议。
可就在这个时候,卢毅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出现胸口绞痛,他本想再坚持一下等项目签订了再去检查,可是持续8小时的疼痛让他最终妥协了,他害怕家人担心,在同事的多次劝告下他前往医院治疗。在住院的40个小时里,他辗转反侧,电话不断,时刻都在想着即将签订项目的洽谈。最终他不顾医生反对执意签下保证书,强行出院返岗工作。而此时,市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缴纳1000万元的保证金才能签约,卢毅站在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高度和合作助力区域复合发展的前景据理力争,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在一分保证金没交的情况下,大化水电总厂成功与平果市签约了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合作协议。
据了解,大化水电总厂从2019始至2023年6月,一路爬坡过坎、披荆斩棘、分块推进,已获取28个新能源项目,共483万千瓦资源储备,为再建一个新能源桂冠电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该厂申报的马山县林圩新华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大化县都阳风电两个项目成功纳入自治区能源局2021年保障性并网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同时,马山县林圩大塘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平果市果化镇和太平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也纳入了红水河再生能源基地建设计划。
2022年,该厂又排除万难、冲锋攻坚优质资源获取,新增8个储备项目共69万千瓦。含辛茹苦、不畏艰难攻坚重点项目转化,完成8个项目共64.3万千瓦纳规入库。
2023年上半年,该厂着力提升市场信息捕捉、对外攻关协调、项目综合把控等抓发展综合能力,紧紧抓住广西新能源竞配权下放机遇,又计划参与竞配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4个152万千瓦。并严格执行“6211”资源标准,切实提升有效资源占比、杜绝无效资源。同时加强与设计院、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等的密切沟通,做细做实前期排查,充分取得国土、林业、环保、水利、军事及压覆矿等关键性因素支撑,确保获批项目快速落地。
至此,大化水电总厂矢志不渝追寻“水风光”多元发展取得关键性成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诸事虽难,做则必成
为加速把资源储备转化成实体项目,大化水电总厂注意加强与设计院、电网公司和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等的沟通,精心做好资源评估与经济评价报告等资料准备与请示上报工作,并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洽谈,深入落实已签订的开发合作协议,快马加鞭把已获准地方建设指标和已纳入红水河新能源基地的4个项目转化落地,全力促进项目“核准—开工—投产”梯次压茬推进。
平果市果化镇和太平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大化水电总厂“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的首个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约2592亩,装机容量100MW(直流侧131MWp),年平均发电量约1.38亿千瓦时,向地方缴纳税收400万元/年,替代煤电减少二氧化碳约12万吨。该厂充分发挥在电力开发运营的管理、资金、人才等优势,多举措着力做好优化设计、设备比选等工作,最大限度提升项目全投资收益率。
然而,项目前期各类工作协调难度大,特别是协调租地事宜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困难无处不在,吃闭门羹、听难听话、受委屈是常有的事。就连“平果仔”卢毅都感叹道“土地就是当地村民的天,突然一下子没地了,肯定会抵触,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谈,多讲项目为老百姓带来的具体实惠和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征租地工作人员直面“天下第一难”的群众工作,可以说“5+2”、“白加黑”已是常态,他们主动对接乡镇和村屯干部寻求支持,千方百计消除村民的误解和顾虑,动员农户开展土地测量,想方设法签订落实租地协议,尽心竭力保证项目用地供给。
项目建设过程中,全体建设人员长时间驻守施工现场,克服矿区施工环境复杂、新冠疫情、光伏组件供应紧张等诸多困难,执“有解”之戟,破难题、通堵点,紧盯各节点目标,以“日跟踪、周调度、月盘点”模式统筹推进升压站、集电线路、光伏区、送出工程、并网调试和生产筹备等多个工作面。
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导核心作用,积极协调监理、设计、施工、厂家等各方面力量,狠抓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印发安全施工细则,做到安全教育到个人,避免安全交底草草了事;定期开展新能源建设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参建单位加大奖惩力度,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障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该项目负责人曾津平盯紧抓住升压站和送出工程关键工期节点,磨破嘴、跑断腿与各方沟通协调督促,拼命攻坚22号基塔移位重建和跨越铁路这个断点,瞅准每个空窗期,与铁路、电网紧密配合、高效联动,有序有力推动果化镇和太平镇项目建设,让一块块光伏板井然有序地排在一起“沐浴”阳光,源源不断输送着绿色清洁能源。
大化水电总厂努力做到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该项目的建成对广西平果市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打造“中国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实现“双碳”目标,不断发挥百色革命老区的绿色资源优势,奋力推动桂冠电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咬定青山,埋头苦干
“建设光伏电站,土地流转,是推进项目必须闯过的第一关。面对土地属性复杂、政策变化未明、地块分散、涉及村屯众多、流转协调难度大等困难,各攻坚小组发扬‘两变’精神,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大化水电总厂马山县林圩镇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经理胡晓柱介召道。
马山县林圩新华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占地约3800亩,规划装机容量150MW(交流侧),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0571万千瓦时;林圩大塘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占地约为2500亩,规划交流侧装机容量110MW,年发电量约14999万千瓦时。该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领导常驻项目、进村入户、亲自指挥、亲自作战,历尽艰辛、百折不挠,迅速有效攻克大塘、新华光伏原规划用地被县政府否决等系列难题,重新进行排查选址。
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面对一些村民的误解和质疑,各攻坚小组将项目支持性文件与国家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的优越性打印成册发给项目所在的村屯,并收集权威媒体关于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的视频,进行广泛传播,大力宣贯绿色发展理念。
“开发光伏发电,通过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不影响原有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引进新农业开发公司采用‘农光互补’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和‘一地多用’。除了可以获取清洁低碳的新能源,还能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提高种植收益、增加就业岗位。”负责项目建设开发的大化水电总厂负责人不厌其烦地与村民们解释,起到了正面的宣传作用、消除了村民们顾虑,项目一期所需的首批1500多亩土地成功流转到位。
至10月份,该项目已完成110kV升压站基础浇筑和主要设备安装及调试;长达50多公里的送出工程已完成200基浇筑,组塔和放线完成90%,待解决跨“三高”问题就可全线贯通,生产投运准备已无缝对接;点多面广的光伏项目方阵正在钻孔打桩、光伏板组装、配套集电线路等基础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工作面正在按照12月份首投时间节点加速推进。在多个施工现场,每日可见的是安全交底、隐患排查、安全监督、专项检查,坚决守住安全施工底线红线;每日可见的是研究论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全力打造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夏日的和风拂过大地,行走在红水河畔山脊,一台台风机机座正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处处让人感受到蓬勃昂扬的发展气息。机械轰鸣、车来人往、塔吊高耸,一派火热的工程建设场景,大干快上的气息扑面而来。
都阳风电场位于大化县西北部的都阳镇、北景镇、岩滩库区周边一带山脊区域,场址高程700m~1100m,总面积约82km2,第一期计划装机容量为54.0MW,共安装 9 台单机容量 6MW 的 EN—200/6.0 风电机组,年设计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2212h,年上网电量约11969万千瓦时。
该项目征用地800亩,需新建进场道路20.1公里,涉及3个乡镇的6个村屯和1个林场。项目建设之初,工作人员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奔走在林场和村民们中话家常、举案例,让村干部、老百姓知晓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弄懂清洁能源项目与百姓的共存共享关系,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支持。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们积极克服山高、风寒、雨季长等不良天气影响,在做好安全生产、环保水保与森林草原防火等措施的同时,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加强施工资源与力量投入,保障工程建设按预定工期目标节点稳步有序推进。9月份进场公路已开挖完成,场内主路已全部贯通;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已浇筑完工,主变吊装就位、GIS设备和集电线路等安装调试已完成;110kV送出工程完成全部26基架设,线路总长11.2km将并入电网运行。
9月11日,工程建设全面进入风机设备吊装阶段,正当首台风机115米高的塔筒和机仓均顺利吊装的时候,98米长的叶片在进场山间公路运输过程中被“卡”住了,承担该项业务的运输公司遇到了新难题,他们首次在丘陵山脊作业没有经验,转不了弯怎么办?运输公司和生产厂家、施工和安装单位、业主等急前方之所急,专家、领导聚集在一起想方设法,调动一切力量,他们以“堵点”为“考点”,全体建设人员团结一心,拓宽弯道、修整山坡路障,增加爬山转运车辆配重量、提升叶片角度等手段,聚焦堵点抓落实,做到关关难过关关过。
9月的山风,就像娃娃们阴晴不定的脸,毫无预兆地说来就来。“风是我们风机转动的原始动能,我们肯定求之不得,但也对我们当下的施工带来不小挑战,特别是风机吊装。”在现场等待发电设备吊装窗口期的项目经理韦庆纠介绍道。“一个风机叶片的吊装大概只需要1小时左右,但对作业环境的要求称得上严苛,常常是风平浪静的时候才能有一个空窗期,只能抢抓‘吉时’,小风小干、停风大干。”
项目建设者们就这样在离地100多米的高空完成风机组件的精准对接,用一双双“工匠之手”给一台台风机插上腾飞的翅膀。至11月29日已有2台机组迎风起舞。
大化水电总厂这4个清洁能源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及改善能源结构的总体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纲要,项目建成后,每年不仅可节约大量燃煤,还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烟尘、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满足地区电网电力负荷增长的要求,为地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一张蓝图擘画远景,一声号角奋起先行。大化水电总厂围绕2023年内实现4个项目全部开工并投产的目标任务,集全厂之力把发展项目落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
该厂党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四必须四融合”抓手,上下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认识,加强紧迫感,补足精气神,练就善于打硬仗、恶仗、攻坚仗和本领,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工作基调,坚定目标不动摇、奋力奔跑不懈怠。
该厂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抓牢新能源基地开发和竞争性配置两条主线,建立厂部和三个新能源项目公司“分级负责、协同攻坚”机制,厂部抓总统筹,在沟通协调自治区政府和职能厅局、破解难题上作主导;各项目公司发挥所在区域优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对接市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孵化项目上负主责,形成目标一致、行动同向、高效推进的工作态势。
该厂针对项目开工建设难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抓发展工作力度,提前着手、提早谋划,从落实土地资源、争取有利政策、创新产业融合、加强战略合作、深化前期工作等方面入手,落实责任,成立各项目组,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真抓实干,根据各项目需要,全厂一盘棋,统筹安排人员使用,采取相对固定和动态调配原则,精诚合作,整体作战。
该厂深化“一个网络图+两个清单”管理,强化重要任务完成检查、督办和考核,及时动态调整纠偏,马不停蹄推进征租地、开工建设、设备安装、投产运营工作,确保项目各节点按计划推进,处处能感受到发展的蓬勃脉动。项目攻坚“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手续办理最前沿,冲锋在项目施工第一线,冲锋在沟通协调关键地带,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将党旗牢牢地插在项目“战场”上,用一颗“红心”凝聚起全员攻坚的磅礴合力。
该厂认真总结平果双荣光伏电站建设管理成败,全面扬长避短,深化“1221”基建工作方略,研判市场行情把控设备采购节奏,加强项目设计优化和技术经济方案比选,推行标准化示范工程和工艺样板建设,争创“四优”工程。全力确保年内平果果化光伏10万千瓦、马山新华和大塘光伏26万千瓦、大化都阳风电5.4万千瓦等项目如期投产。
“源水而立、随风而动、向阳而生”的大电人始终践行“提供清洁能源、点亮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他们立足红水河、献身大电、勇于拼搏、争创一流,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用他们的青春、汗水和智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倾情书写“光与热”的崭新篇章,为中国大唐打造“中国最好、世界一流”能能源供应商和桂冠电力建设一流清洁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