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频道

南网梧州供电圆满完成支援北海合浦抢修复电任务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7 15:57

58小时“闪电战” 358人鏖战“双节”

黄金玉 陈琳丽 李杏燕

  10月8日21时50分,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受台风“麦德姆”影响107.8万户用户已全部恢复供电。在“双节”放假最后一天的尾声,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驰援队伍历经58小时奋力抢修,在全网一盘棋的指挥调度下,最终打赢了这场电力保卫战。

  从5日21时30分接到公司任务,到半夜2点完成第一批310人的骨干队伍梳理;从12点前各队伍陆续抵达合浦山口、白沙、公馆各供电所,到8日晚全面完成抢修复电,梧州网区铁军队伍以“不胜不休”的态度,逆风而行点亮万家灯火。这个长假,他们用热血与奋战,彰显铁军担当!

  星夜组织,火速支援

  “我们5日晚9点半左右接到支援命令,6日晚凌晨两点完成了人员组织,直到四点才能休息,早上6点就起来组织人员和物资工具”,队伍联系人、梧州局生技部副经理鲁鑫回忆道。在短短4小时内,梧州局连夜组建起310人的成建制抢险突击队,有的放弃了既定旅游路线、有的连夜驱车回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更需要的地方。

  5日14时,经过短暂休整后,指挥部立马与各供电所了解受灾情况,安排20组飞手配合三个供电所开展全面故障排查工作。当天19时,指挥部召开抢修工作协调会,对勘测结果汇总后,现场气氛凝重,山口镇11条主线、11条全部受损瘫痪,面临着重大的抢修复电任务。来不及过多踌躇,指挥部连夜安排人员凌晨2点出发去防城港局领取物资,于当天清晨抢修队伍出发现场前将物资顺利运达各供电所。

  延迟的中秋夜“晚饭”

  10月6日,中秋夜。白沙镇一中旁,有一支抢修队伍,还未吃上团圆饭。

  当天17点,他们接到命令,开展10千伏白镇线洗脚坑公变抢修。“今天是中秋,我们加快进度,确保今晚能顺利接火。”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岑溪公司团青骨干覃天裕担任本次抢修作业的工作负责人,他抹去额角的汗,声音沙哑却坚定。

  抢修工作比想象的要复杂,道路旁车辆疾驰而过,公变旁还有一个大水坑,让吊车施展“身手”稍显局促。晚上7点,后勤组备好了月饼和热饭,盼着一线人员轮班归来。可是杆上的、地上的、协调的、操作的……没有一个人停下。

  夜色渐深,队员依靠应急照明灯继续开展抢修。直到21时30分左右,第一批抢修人员才陆续脱下工作服,回到没水没电的临时住处短暂休息。大家开着手机和手电筒,在微弱的灯光下品尝团圆饭。

  而负责最终接火的那一组队伍,直到当晚11时许才得空吃上那顿“延迟”的团圆饭……“家里人都在等消息,先报平安再吃饭。”老师傅掏出手机,在微弱的信号中发出一句:“这边一切顺利,不用担心。”

  一块月饼,一通电话,一盏盏被点亮的灯火,串联起这个夜晚最动人的画面。万家灯火,就是他们心中最圆的月。

  打最难的仗,啃最硬的骨头

  “线路倒塌、信号中断、道路阻塞,整片山区陷入‘失联’状态,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现场负责人梁智成说道。

  10月7日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北海合浦白沙镇10千伏榄东线更换电杆抢修任务负责人梁智成早早起身,整装出发,奔赴上茅车山区抢修复电一线。

  “一点信号都没有,调度指令发不出、接不到,只能靠卫星电话联络。”梁智成说道。没有移动网络,预受令操作无法在手机完成,只能靠纸笔手工记录。工作人员不得不带着卫星电话奔波于各个操作点之间,五组开关分布位置跨越几十千米,光是操作完所有开关就已接近正午时分。

  道路抢险同样艰难。倒伏的树木阻断交通,抢修队伍一边砍树清障、一边开辟临时通道,出动大型挖掘机,才将电杆运抵作业现场。

  “故障点共有12基电杆亟待抢修,其中6基电杆断裂、3基电杆倾斜需扶正,还有3基电杆的引流线受损脱落”……工程量很大,但每一个人都坚守岗位。有的队员从前一天10千伏白镇线抢修至6号当晚11点,休息几小时后又重返战场。

  当最后一缕抢修灯光融入夜色时,这场跨越58小时的攻坚战,终以万家灯火的璀璨画上句号。从星夜集结的义无反顾,到中秋月下的“延迟”晚饭,再到深山失联的艰难攻坚,梧州电网铁军的每一步,都踩在群众期盼的节点上。

  当节日的欢声重新在街巷响起,那些熬红的双眼、磨破的手套,都化作了最温暖的勋章。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