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6-26 16:05
董鹏程 韩海英 雷禾雨
6月19日19时40分,暮色如墨浸染天际。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220千伏高顺变电站主控室内,一场关乎电网安全的“大考”进入最后冲刺——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修试管理处继电保护三班与运维人员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进行153高风线充电作业。“153高风线保护向量正确、110kV母差保护向量正确!”继电保护三班人员掷地有声地汇报,如胜利的号角划破夜空,宣告该间隔改造任务圆满收官。
这座承载着区域供电重任的枢纽变电站,自2001年投运以来,已默默守护24载春秋。3台主变、420MVA总容量、9条220kV线路,使其成为地区电力输送的“主动脉”和电源外送的关键节点。然而,岁月的风霜悄然侵蚀着站内设备——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超14年“超长服役”,备件断供、二次回路老化等“顽疾”接踵而至,如同暗藏的“定时炸弹”,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打破困局、顺应区域用电攀升需求,一场规模空前的二次设备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在这个初夏拉开帷幕。
攻坚克难:百天鏖战啃下“硬骨头”
此次改造堪称一场“电力设备焕新战役”,工程量之巨令人咋舌:15面保护屏、3台测控装置、24个就地端子箱、55公里二次电缆需全部更换;37组隔离开关、30只电流互感器、4只线路电压互感器也要“改头换面”。5月19日,随着253高集线测控装置改造许可令下达,这场为期百余天的攻坚战正式擂响战鼓。面对作业点多面广、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等重重挑战,检修人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开展“六日无休”的攻坚模式,日夜鏖战在施工现场。
科学施策:迎峰度夏筑牢“安全网”
改造恰逢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保供与施工如同天平两端,不容有失。早在4月21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修试管理处便联合施工单位提前谋划,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现场开展“地毯式”勘察,组织技术“大拿”反复研讨,量身定制最优施工方案。秉持“一停多用”理念,他们巧妙编排停电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用电的影响。施工期间,现场安全管控堪称“铜墙铁壁”:高风险作业全程“一对一”监护,单电源线路事故预案反复推演,用户负荷转带方案精准到位,确保改造期间电力供应“不断档”。
坚守底线:四重保障实现“零事故”
为打赢这场改造攻坚战,构建起“领导督战+安全管控+技术兜底+应急备用”四重坚固防线。分管领导带头下沉一线,全程“挂帅督战”;作业现场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从设备安装到接线调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放大镜”式检验;技术团队24小时待命,随时为施工“把脉问诊”;老旧设备备件提前储备充足,确保突发状况下能迅速“替补上阵”。全体人员向着百日改造征程实现“零事故”目标而努力,书写电网建设的安全答卷。
此次高顺变电站综自改造阶段性胜利,不仅为设备注入“新生力量”,大幅提升了设备健康水平与运行可靠性,更让维护成本显著降低。这场战役中锤炼出的精湛技术与宝贵经验,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为后续电网改造升级筑牢根基。在万家灯火的背后,电力人用智慧与汗水,持续守护着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迎峰度夏保供之战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