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频道

国网辽宁电力: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辽电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09 17:03

电力赋能新征程 共唱乡村振兴“好戏”

——国网辽宁电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通讯员顾波 记者高慧君

  9月末,葫芦岛市建昌县雷家店乡灰窑沟村党支部书记、建昌县供销合作社昌国核桃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昌国来到村旁的核桃林,察看今年核桃产果质量,恰好遇到巡视线路的国网建昌县供电公司黑山科供电所线路班班长杨继国和供电所员工。杨继国上前询问,“老韦,核桃快成熟了,加工设备都准备妥当了吗?”“杨班长,还得麻烦你们跑一趟,帮我们合作社检查一下设备线路,产量大时还真怕设备出问题!”韦昌国说。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宁和河北两省交界,而该县的雷家店乡因其具有独特的地缘和气温优势盛产薄皮核桃,雷家店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核桃“第一乡”。建昌县供电公司结合县域特点对辖区内核桃农业种植户、矿山类客户定期开展走访、询问客户需求,为乡村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供电。从县、市到省,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全力服务“三农”工作,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推进全省乡村振兴不断贡献着辽电力量

政企合作 服务“三农”

  入秋后,建昌县雷家店乡乡长马孝良仍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与同事们在认真查看土壤墒情,今夏雷家店乡遭遇旱情,乡里部分地区玉米、白菜等农作物减产。9月初,在得知建昌县部分乡镇出现旱情后,葫芦岛供电公司立即启动抗旱保电应急方案,建昌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与受灾地区取得联系,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抗旱工作。葫芦岛供电公司总经理韦中华、建昌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玉林深入旱情最为严重的乡村,服务乡村抗旱减灾工作,并为乡村企业发展提供电力帮助。

  由于受灾地区集中在建昌县供电公司黑山科供电所所辖区域,该所优先保障地区抗旱用电需求,加强排灌台区和线路隐患排查治理。黑山科供电所在今夏的抗旱保供电中对辖区内的雷家店乡、杨树湾子乡等三个乡共出动抗旱报修车24次,缓解了三百余亩地的旱情。马孝良说,“感谢供电公司主动作为、有呼必应,在我们启动备用水源时及时提供了电力保障,雷家店乡葡萄园提水台区一百多亩的甜玉米保住了。

  国网辽宁电力各层级为保障乡村振兴始终提供着强劲动力,该公司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乡村振兴局建立了长效的政企三方合作机制,不断扩大电力在“三农”领域投资,提升电力服务“三农”水平。

  乡村要振兴,产业先发展,电力要先行。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中国网辽宁电力表现亮眼。天香源(辽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于2002年5月开工建设的高新农业科技产业园,主要以牡丹籽等为原料,集农产品(牡丹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现代高新科技研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该科技园区正在打造东北最大的牡丹种植繁育基地,目前,长期固定务工人员90人,临时用工400多人,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3户次,1806人次,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科技园区成立之初,建昌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现场勘查,主动对接客户需求,答复园区供电方案,在验收时一次通过,仅35天就完成送电。天香源(辽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齐秀双说,“我们正在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牡丹籽油精炼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由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定期来走访,企业发展中的难题都提前解决了。

  同处建昌县的格兰登堡(辽宁)啤酒酿造有限公司厂区、库房内堆满了生产完的啤酒,一辆一辆大型货柜车载货完毕后不断驶出厂区。厂长朱文刚也正在忙碌着指挥工作人员抓紧对啤酒生产线进行升级换代,旁边,建昌县供电公司员工李鸿鹄、李博文在现场解答设备升级后的用电问题。朱文刚说:“在供电公司的帮助下,还有不到一个月,我们酒厂的产量就能翻番了。”

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

  日前,国网沈阳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工作人员赵昊东与同事正在紧紧盯着屏幕上电力大数据的变化。“我们建立的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分析模型,通过对沈阳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电力保障等多维度开展分析,全面反映当前乡村发展状况,乡镇第三产业、民生用电量持续增长,特色乡镇产业稳步发展可以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决策支持。据了解,沈阳供电公司通过应用该技术对标全省其他13个城市,60个典型乡村区县乡村振兴发展变化分析判定沈阳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我国的乡村,沉睡着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这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国网辽宁电力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充分挖掘电力数据价值,常态化开展“电力大数据+防返贫”预警监测分析,依托家庭和生产用电数据,开发了精准识别“空心村”、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成效分析等数据产品,并研发了电力大数据看农村农业发展典型应用,开展农村农业发展趋势分析、乡村消费分析和乡村产业发展监测等创新型产品,构建起了电力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助力政府部门精准施策。

  国网辽宁电力全力推进农村电网数字化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完成电力物联网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实现815个乡镇供电所数字化转型。9上旬,在阜新市海州区西市场夜市,商户刘建国通过用手机扫一扫共享用电装置上的二维码后,为冷柜通上了,顺利鲜果、冰块放入了冷柜。考虑到农村地区客户“季节性、流动性、共用性”用电需求国网辽宁电力今年开始在阜新地区试点推行共享用电装置,装置提供“即扫即用、据实结算、现时清付”服务,商户可通过扫码实现精准计费,无须申请报装。截至目前,国网辽宁电力已将该装置应用于农排灌溉、畜牧养殖、新能源汽车充电、地摊夜市等场景,累计建成39个“共享用电”电源点,他们正在千方百计打通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着“辽电智慧”与“辽电方案”。

延伸服务 惠及万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一场既增“颜值”又添“气质”的乡村振兴“美丽实践”正在辽沈大地上徐徐展开。9月初,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柴河西村草莓采摘园里负责人尹航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乐得合不拢嘴。国网铁岭银州区供电公司员工王明扬、王明泽来到采摘园巡检大棚线路和室内用电线路,提醒尹航“大棚里湿度大,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相比2年前,草莓种植、采摘如今已成为柴河西村的主要产业。银州区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全面走访柴河西村草莓种植户,统计大棚用电设备数量、实行跟踪服务、传授节电窍门,获得了种植户们的欢迎。同样,正值葡萄丰收的季节,位于辽阳市灯塔市柳条寨镇大黄金屯村的“辽峰小镇”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基地。国网灯塔供电公司柳条供电所工作人员为种植户“一站式”满足葡萄大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用电需求,解决大棚灌溉和冷库保温等一系列难题,果农孙大爷说,“感谢供电公司的小伙子们及时帮我处理了滴灌设备漏电跳闸问题,葡萄已经陆续上市,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国网辽宁电力依托技术、管理、服务优势,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全力的支撑。在朝阳市喀左县水泉镇南亮子村,依湾农家景区是远近闻名的集农事体验、果蔬采摘、“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带动了村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日前,当景区实施改造升级、需要增容变压器后,国网朝阳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为景区制定最优供电方案,同步推进电杆组立、线路架设、变压器安装等一系列工作,在最短时间完成了改造升级。

  据了解,国网辽宁电力不断扩大电力在“三农”领域投资,“十四五”期间,他们将实现41个县(市)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560个城镇66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农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4千伏安以上,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以上,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56%以上,同时,实现城市农村同质化“三零”服务和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小微企业接电“零投资”。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国网辽宁电力正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电力模板”,努力发挥着“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作用,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高慧君

校对: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