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神朔公司:两米之距的较量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04 08:56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孟红国)7月23日,晋北持续一周的暴雨终于停歇。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神朔公司三岔供电工区雨后巡视时,发现三南贯通线 90 号杆突发险情,强降雨冲刷出一个长7米、宽4米、深2米的巨大深坑,坑沿距离电杆根部仅剩2米。裸露的黄土在积水中不断坍塌,电杆基础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倾倒。

  早上6点,供电专业主任李建斌和三岔供电工区工长率先踏入泥泞现场,裤腿瞬间裹满泥浆。“必须抢在雨歇窗口期!如果再来暴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随即与冯明亮蹲踞在坑边,用树枝在泥地上勾勒抢险方案。“三南贯通线承载着三岔站信号备用与生活用电,此杆绝不能倒!”李建斌拍着冯明亮的肩膀决断,“采用人工打围桩加沙袋方案,先筑两道防水墙阻断渗水,再回填加固基础。你调度人力物资,我协调技术保障—五小时内必须拿下!”一场与隐患争分夺秒的攻坚战,在泥沼深处打响。

  6点30分,二十名抢险队员乘坐抢险车准时抵达。车刚停稳,队员们就扛着打桩机、铁锹、绳索跳了下来,双脚刚落地就陷进半尺深的泥浆里。有的青年队员没站稳,踉跄着差点摔倒,旁边的老队员赶紧伸手扶住他,笑着打趣:“小子,这战场可比训练场带劲多了!”

作业人员打木桩。

  冯明亮踩着临时铺的木板走到队伍前面,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格外洪亮:“都看清了!坑沿离电杆只剩两米,随时可能坍塌!一组五人,跟李祥组长沿坑打环形松木桩,间距五十厘米,入土深度一米二以上,这是咱们的第一道骨架!二组十五人,跟我堆沙袋墙,首道墙必须彻底隔开坑体和电杆,这是保命的堤坝!三组五人,清理周边积水,把物资通道打通,别让沙袋运不过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沾满泥浆的脸:“记住,我们不是在干活,是在跟老天爷抢时间!电杆倒了,整个站区都得停摆,明白吗?”“明白!”二十人的吼声震得树梢上的水珠都掉了下来。

  “铛!铛!”打桩锤声撕裂旷野。一组组长李祥紧盯水平仪,泥浆覆盖的脸上汗如雨下。雨后地面酥软如棉,每根两米长的松木桩都需经受数十次重锤方能站稳。队员们的胶鞋深陷泥潭,每拔一步都带起大坨淤泥,临时木板在泥浆中难以固定,只能靠大家肩扛手推挪位。九点整,当最后一根木桩被稳稳砸进土里时,李祥才松了口气。百余根松木桩沿着坑边围成一个整齐的圆圈,像一圈忠诚的卫兵,将摇摇欲坠的坑体牢牢箍住。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比预计提前了半小时,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扬。

作业人员正在抢险。

  二组的沙袋墙同步推进。浸透雨水的沙袋重逾30公斤,队员们迅即在泥泞中架起人链。“一、二、三!传!”青年队员张艺若双手磨得赤红,沙袋在嘹亮的号子中稳稳飞渡。冯明亮在墙基处厉声喝令:“错缝堆叠,如砌砖墙!踩实!压死!”“首层埋土20厘米,防渗水掏空!”

  10点,一道长8米、高1.5米的首道铜墙巍然矗立,将险情彻底隔绝。第二道墙增高50厘米,重点加固东北侧易塌区。队员们采用沙袋逐层堆叠,既提速增效,又增强整体刚性。与此同时,李建斌严密监测电杆倾斜度:“误差在安全范围内,但不可松懈!”他转向即将开始的回填工作高喊:“底层先铺碎石,上层沙土分层夯牢!基础必须万无一失!”此时,三组队员早已排净周边积水,碎石和沙土也同步运抵,队员们又架起人链,把碎石袋传到坑边,再倒进墙内。“慢点倒!别砸到桩子!”李祥在旁边提醒着,他指挥队员用铁锹把碎石摊平,再用夯机一点点压实。

作业人员搬运沙袋。

  张艺若和几个年轻队员负责运沙土,装满沙土的袋子比沙袋更沉,他的肩膀被勒出了深深的红痕。老队员看他累得直喘,让他歇会儿,他摆摆手:“没事,我年轻,扛得住!”

  冯明亮拿着铁锹把沙土拍实,他的工装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裤腿上结着厚厚的泥壳。“再加把劲!还有半小时!”他看了眼手表,朝大家喊道,“想想站区里亮着的灯,想想列车安全驶过的样子,这活儿干得值!”

  11点20分,最后一捧沙土被夯实。李建斌再次测量电杆倾斜度,显示0.2度,比之前还稳了些。他长舒一口气,对冯明亮笑道:“成了!这杆子保住了!”冯明亮抹了把脸,原本沾满泥浆的脸上露出两道干净的痕迹,他掏出手机:“来,大家合个影!”队员们闻言都凑了过来,有的拄着铁锹,有的靠在沙袋墙上,每个人都浑身泥泞,却笑得无比灿烂。照片里,两道沙袋墙像钢铁臂膀护着电杆,背景是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青山。

  11点30分,抢险车缓缓驶离现场。透过车窗,大家看着90号电杆在阳光下傲然挺立,两道沙袋墙像忠诚的卫士守在旁边,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疲惫却自豪的笑容。这场五小时的鏖战,三岔供电人用滚烫的汗水,在两米生死线上浇铸起钢铁防线,更在暴雨初歇的晨光里,刻下了“守土有责”的铿锵誓言。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