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31 09:53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马腾飞)七月的日头,火辣辣地晒着铁塔。金属横担烫手,安全绳勒进汗湿的工装。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乌海供电公司输电检修工田儒仑,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像被架在“铁板烧”上。他的目标很实在:把几个被高温“蒸”得有点“挪窝”的防震锤,稳稳地“扶”回原位。
防震锤,这个安装在输电导线上的不起眼“小铁块”,是线路安全运行的“守护者”之一。它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通过自身的重量和结构,消耗风振产生的能量,防止导线因长期高频振动而疲劳断裂。然而,在经历强风、覆冰或长时间运行后,这些防震锤有时会偏离最初设定的安装位置,就像松了螺丝的零件,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你看,那个锤子滑出去快三米了。”田儒仑工指着一根导线,用对讲机对塔下的安全监护人常班长说。在高空,风声很大,近距离沟通都靠喊,对讲机是必备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黑色的防震锤确实脱离了原本的紧固点,在导线上显得有些“孤单”。
一个锤子复位完成,只是巡线路上无数次“扶正”中的一次。没有惊险刺激,全是日复一日的精细和耐心。每一次稳稳当当的复位,都是给这条空中“大动脉”多添一分安稳。云端之上,这些看似微小的“扶正”,正是守护万家灯火最实在的基石。活儿不大,安全的事,无小事。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