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创新举措护航油田电网安全运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29 08:22

曾丽

  为提高油田电网巡检智能化水平,4月29日,国石化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举办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考核认证”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增强员工在电力设施巡检、隐患治理、防外力破坏等工作中应用无人机的能力,提高电网运维水平。

  近年来,该中心聚众集智,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治理创新双轮驱动,通过科技兴网、内外协管、设备互检管理模式建强数智电网,促进电网安全运行质效双提升,电网跳闸次数同比减少53%,安全运行供电可靠率达99.8%,创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构建防护体系

  “依托电网运行数据模型,精准分析历史跳闸数据、环境参数和负载趋势,当前已进入事故多发预警阶段,必须提前布防。”供电服务中心经理耿宪福在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强调。电力调度指挥中心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实时生成电网“健康图谱”,大数据建模绘制的“红黄蓝”三级电压预警地图,标志着安全管理完成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的跨越。

  全域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无人机巡线覆盖主干网络,“人工+AI”双轨巡检使故障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智能断路器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通过“一线一策”精准治理,完成防雷装置加装、绝缘化改造等工程,推广耐腐蚀金具等新材料,设备平均寿命延长8年,护航油田电网连续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违章”三零目标。

  内外协管,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构建安全生态

  供电服务中心创新构建“四位一体”治理模式,企业联动打基础、企地共建筑防线、用户协同强支撑、社会参与扩阵地。在柳屯镇韩没岸村,“电力安全卫士”微信联络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从隐患上报到处置响应不超过5分钟;在采油厂生产指挥中心,供电专人常驻办公使应急响应效率提升60%。

  通过实施联防联控机制,累计处理施工外力破坏风险63处,制止违章作业87起,打造绿色电力长廊千余处;与87家重点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与94个行政村建立联防奖励机制,开展用电宣讲超百场次,电网故障率下降47%;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接收有效线索27条,兑现奖励万余元。这种多元共治格局推动风险防控实现三大转变,处置模式由被动应对转向源头治理,管理维度由行业监管转向社会共治,护线力量由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控。

  互检互查,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织密安全网

  “过去迎检像‘赶考’,现在互查如‘会诊’。集众智发现隐患,集群力解决难题,我们才有了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可控能控的底气。”耿宪福在互检总结会上说。通过推行“查帮改”协同机制,基层单位动态组建“安全联盟”,累计攻克共性难题17项,濮东供电项目部防雨棚设计、文卫供电项目部“人工鸟巢”防害方案等创新成果实现跨区域复制。

  中心构建“四维排查体系”,班子成员示范查、安全部门专项查、视频监控随机查、基层单位交叉查。创新采用“交叉检查+盲区互查”模式,对输配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实施全维度隐患排查。这种集团化作战模式使设备缺陷发现率提升15%,平均消缺周期压缩至1天,近两年消除隐蔽缺陷790余项,成功规避重大事故2起。典型案例中,澶黄线110千伏绝缘子老化隐患被提前锁定,抢在雨季前完成更换,有效防范区域性停电风险。

  “安全是电网的生命线,守护油田‘动力血脉’容不得半点松懈。”耿宪福表示。从传统巡检到智能诊断,从单点防御到系统治理,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正以创新之盾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