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29 09:48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李珍平)“预计新能源晚高峰时段发电能力降低300万千瓦,叠加连续高温天气省网负荷增长,应协调发电企业做好关键时段顶峰保供。”5月23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河南电科院”)技术人员在省内开展顶峰能力提升专项工作。
近年来,河南电网夏季负荷屡创新高,电力保供面临较大挑战。但度夏期间火电出力易因燃料、设备问题受阻,新能源受风光资源快速变化影响加剧电力平衡难度,地方电厂聚合能力不足,储能电站整体感知能力弱,顶峰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国网河南电科院以解决河南电网发展和安全生产运行重大问题与技术难题为目标,聚焦极端恶劣天气下保供电支撑能力提升,开展技术攻关,从电源侧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墙”。
为实现“电煤量足质优保供应、机组全开稳发降受阻”的目标,国网河南电科院走访摸排统调燃煤机组电煤存储与设备运行情况,“一厂一策”制定顶峰能力提升方案。为破解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与出力还原难题,在商丘等地试点建立分布式光伏辐照度监测网,建立新能源功率预测分析周报机制,动态修正新能源功率预测模型,推动新能源运行感知能力迈向新台阶。为提升地方电厂的聚合能力,创新提出“燃料辨识-机组出力-聚合调度”三维联动技术路径,赴省内18家地方电厂开展技术帮扶,编制《典型场景下地方电厂顶峰调度管理技术规范》,实现地方电厂精准调控。为强化储能电站“削峰填谷”能力,开发储能电站远程监测与在线分析平台,集成储能电站实时运行数据,远程开展设备状态“把脉问诊”,实现省内储能资源“运行可视、能力可测、风险可控”。
下一步,国网河南电科院将继续优化燃煤电厂、地方电厂、新能源、储能等电源一体化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主力电源的“压舱石”作用,全面构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协同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