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中能观察 | 数驱质量革命,赋能能源未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11 17:11

——2025年质量创新论坛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许冰茹 记者 李欣智

  1030日,2025年质量创新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现场600余名来自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从政策解读、技术实践、国际经验、未来趋势等多个层面,围绕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质量创新中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展现了我国在能源质量与智能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的成果,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挑战。

  智能化转型纵深推进

  在行业内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当下行业的共识。江苏省原副省长李全林在演讲中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质量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他呼吁行业要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水利电力行业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吴雷谈到,当前人工智能正为江苏电力系统注入智慧基因。他谈到,虚拟电厂通过结合用户侧资源、优化负荷调节,降低了峰值装机需求。AI调度系统提升了风电光伏预测精度,增强了绿电消纳能力。负荷侧调节技术则通过引导电动汽车错峰充电和空调负荷柔性响应,释放出可观的可调潜力。

  行业内各种智能化应用场景频现,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果颇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一级咨询周绍武介绍了三峡集团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水利电力深度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他表示:“在智能建造实践中,数据驱动的质量洞察突破了传统因果思维的认知边界,使质量控制从经验依赖转向智能动态精准控制。”

  深层挑战亟待破解

  AI与能源的深度融合,首先是为了攻克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瓶颈。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庆丰分享了在AI+移动储能”方面存在的现实挑战。他指出,我国移动储能目前存在动力补给及时性不足、现有电力容量不足等普遍性、结构性短板,需要通过人工智能与移动储能深度融合和协调创新,依托数字思维,整合资源建立新生态。

  针对当前能源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深层挑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刘建平阐述了破局路径:“面对能源领域数据孤岛、算法黑盒、算力、高耗能等挑战,将持续构建发电全场景的数据体系与模型矩阵,驱动产业链从经验指导向数据牵引转型,探索算电融合模式下的计算中心,负责行业智能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吉立东也在专访中表示:“目前,江苏省电力发展面临着数字化与绿色化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和智能制造的快速提升,智能调度就要在满足电力需求、实现电力有效平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协同开辟新局

  本次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主编的《数字思维的质量时代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报告。会场上,该协会秘书长冀慧敏表示,数字思维的质量时代重塑了个人认知、企业价值与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电力行业深刻变革。报告提出了“双螺旋”质量创新模型、“质量熵”新视角、“大成工法”方法学和“全要素数字转化”基石四大支撑数字思维质量时代的理论工具,揭示了数字思维的质量时代背景下,质量创新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

  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会长王广辉表示40多年来,该协会一直推动行业质量提升为使命未来协会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数字思维在电力行业落地生根:强化战略宣贯,凝聚“数字+质量”合力;发布行业白皮书,指明数字质量创新路径;夯实实践基础,培育数字质量新生态。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