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中能观察 | 聚焦重点领域 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07 15:56

——2025能源绿色低碳与电碳耦合技术创新大会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 记者 赵坤

  11月6日,2025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专题研讨会——2025能源绿色低碳与电碳耦合技术创新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来自国家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企业等单位的嘉宾和业内人士,围绕“聚焦双碳目标,助力绿色发展”的主题进行研讨。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围绕绿色低碳与电碳耦合两大核心方向,要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先进储能技术、CCUS、碳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支撑性技术。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以科技创新破解转型难题,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今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而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制定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史玉波表示:“《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这一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能源发展正式迈入‘十五五’高质量跃升的关键阶段,为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据了解,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围绕绿色低碳这一主题,在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能源企业之间搭建了外联内合,整合资源,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主力军,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低碳发展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全局。

  “我们坚持数智引领,不断完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依托新能源调度平台,实现风电、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分别达88%、93%,历年清洁能源利用率均保持在98%以上;建成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源网荷储高效协同,有力支撑南方区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南方电网公司总经济师陈晔在大会上表示。

  据陈晔介绍,南方电网公司坚持绿色引领,助力南方区域呈现能源转型新气象。南方区域非化石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占比分别达66%、56%,新能源成为第一大电源;西电东送清洁电量占比超80%,充电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绿电交易同步实现港澳全覆盖,为南方区域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认识电碳耦合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深入应用,绿色电力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流趋势,而电碳耦合也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引擎。

  依托电力与碳排放的高度关联性,为碳排放双控制度提供重要支撑,电碳耦合被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正系统推进电碳耦合发展,聚焦核算、监测、规划等重点方向,着力构建覆盖全环节的技术与政策体系,助力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电碳耦合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允鹏指出,要充分认识电碳耦合研究的重要意义。“电探耦合有助于辨识电能碳作用机理,为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及时性、高频次、高分辨率、可靠性高的优势,精准追踪碳排放轨迹,为碳排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法论指导,推动构建涵盖核算、监测、交易等环节的完整技术体系。”

  陈允鹏表示,电探耦合可以推动电与碳的市场机制衔接与协同运营,从而带动能源电力和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电力市场成为碳成本有效传导的重要基础,以绿电绿证市场作为清洁能源的价值变现渠道,引导能源结构优化并推动重点工业、建筑等高耗能领域的低碳化进程。

  在实际应用中,电碳耦合可以贯穿于规划、运行调度、交易、计量各个环节。

  据陈晔介绍,在电碳算协同发展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打通渉碳业务全链条发展路径。建立电碳统一数据库、研发全国首套电碳算协同系统,创新建立能源央企首个内部碳交易机制探索形成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南网“近零碳”“零碳”实施路径;筹建电碳服务公司,加快培育“碳资产管理、降碳服务、低碳咨询认证”核心产品体系,以更多的电碳耦合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推动公司从电力资源配置平台向电碳资源配置平台拓展。

  亟需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理论体系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尽快攻克。

  除建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创新成果落地、深化全球能源合作外,史玉波表示,要加快标准建设,推动能碳数据互认。

  “我们要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加速构建覆盖绿色低碳全链条的标准框架,完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关键环节的规范要求,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同时着力打通能碳数据壁垒,统一数据采集、核算、传输标准,搭建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协同互认平台,确保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高效共享,为碳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史玉波说。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发生全面的、深刻的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直流输电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饶宏表示,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指导实践作用。

  “传统电力系统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学者麦克斯韦、派克等创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实践,推动电力系统走到了亟需建立新的理论技术体系的历史节点,需要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理论体系,引领基础理论和技术全面发展。”饶宏说。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等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会议期间,还展示了“众新燃”绿色燃料电商平台、零碳能源核证平台,并发布了《碳管理全价值链产品》《电碳计量检测装置与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成果。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