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8 16:43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衣韵潼
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折射出今年新动能发展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创历史新高,7、8两月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背后是各行业产能加速释放。
展望四季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预计,用电量增速将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左右。同时,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在年内将超过5亿千瓦,再破纪录。
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高于三季度
根据中电联于10月27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其中,一、二、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5%、4.9%、6.1%,逐季回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前三个季度中分别同比增长1.9%、2.9%、5.1%,逐季回升态势一致,对全社会电力消费形成显著拉动作用。
就核心产业看,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细分产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2.7个百分点,延续转型升级趋势。
单看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5%,9个子行业实现用电量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幅均超过10%,位居前列。
“系列政策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中电联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告诉记者。
今年8月,工信部陆续发布了电力装备、石化等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反内卷”“稳增长”组合拳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速同比上行5.1个百分点。
此外,在“两新”“两重”促消费等政策刺激下,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8.3%。
其中,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5.2%;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成长,推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29.8%。
预判全年电力消费表现,《报告》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助于促进用电量增长。“考虑到去年基数偏低影响,今年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或将高于三季度。”
此外,聚焦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报告》判断,当前我国电煤供需总体平衡,提供了较好的保供基础。预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华东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风光总装机占比有望提升至46.5%
从供给端看,《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60.8%,绿色转型升级。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合计完成1.04万亿元,同比增长4.4%。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5987亿元,同比增长0.6%,当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79.2%;电网完成投资4378亿元,同比增长9.9%。
风光新增装机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24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3.01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2%。
截至9月底,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7.1亿千瓦,同比增长36.4%,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0%,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煤电“增容减量”特点明显,前三季度全口径发电量同比降低2.4%,积极稳妥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而全口径风电和太阳能合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7.9%,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2.3%,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火电、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风电和太阳能则贡献了几乎全部的发电增量,充分体现出风光发电对传统发电方式的替代效应。”蒋德斌称。
此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跨省跨区市场开放合作有序放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建立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
度夏期间,两网相互支援,闽粤联网通道(云霄直流)首次开展交易支援上海、浙江、安徽,实现全时段200万千瓦满送华东,交易电量2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并通过江城直流应急调度支援四川,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前瞻全年供应形势,《报告》分析,“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将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将超过4亿千瓦。
“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39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5%。其中,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有望达到1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46.5%左右。”《报告》指出。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