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7 14:57
——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睿佳
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中国绿证市场作为激励绿色消费的核心引擎,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0月23日,于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分论坛现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系统阐述了中国在绿证市场的顶层设计、政策创新及迈向全球坐标的实践路径与卓越成就。
中国: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8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41%;年发电量达到3.47万亿千瓦时,其中风光发电量合计1.84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38.6%。”易跃春列举的一系列数据彰显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突出成就。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已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产业链研发和制造体系,不仅服务于国内,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加强规划引领,做好法治保障,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通过开展全方位高水平的能源国际合作,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易跃春补充道。
日臻完善的绿证政策体系
易跃春介绍,中国自2017年开始实施绿证制度,经过不断健全完善,已构建起一个以法律为基础、政策为核心、制度为支撑、标准为保障的绿证政策体系。
“在法律层面,中国能源法明确通过实施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在政策基础层面,2023年全国做好绿证全覆盖工作,2024年明确绿证核发和交易规则,2025年将出台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意见,大力培育绿证市场。”他详细解释道。
中国绿证具有权威性、唯一性、通用性三大特点。易跃春特别强调了绿证的权威性,概括为“三个不能”:企业不能申领国外绿证替代,不能申领国内其他同属性凭证,也不能在绿证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重复获利。
唯一性则体现为“三个唯一”:它是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生产和消费的唯一证明;通用性使得绿证能够广泛应用于绿色能源消费核算、绿色电力消费认证、节能降碳政策衔接以及国际互认等多个关键领域。
中国还建设了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实现绿证从建档立卡、核发、交易、应用到注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保障绿证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
绿证市场有力促进绿色消费
易跃春表示,中国绿证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绿色消费。
“2025年1—8月,全国交易绿证4.64亿个,同比增长1.2倍,单独绿证交易占比约七成。”他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绿证平均价格为5.66元/个,环比增长22.77%;当年电量对应绿证交易均价为8.10元/个。
从地域分布看,受能耗双控和消纳责任权重双轮驱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大省是绿证购买主力。参与绿证市场主体也更加多元,从绿证买方看,80%以上消费主体来自制造业和能源行业;90%以上消费主体为企业,其余10%为个人。
绿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认证和核算绿色电力消费两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认证层面,绿证支撑了杭州亚运会等赛事论坛、大型活动,以及产品或产业链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并纳入企业ESG报告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在核算层面,绿证应用于消纳责任权重核算、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核算,以及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
在国际合作方面,RE100已全面认可中国绿证,确认其与欧盟的担保来源(GOs)、美国的RECs以及I-RECs具有同等地位,助力国际绿色贸易。
不仅如此,“目前东亚国家如马来西亚也在构建本国的绿证体系,我国的实践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易跃春强调,绿证国际合作已纳入多双边合作重点议题,积极推动在碳边境调节机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绿证通过市场化交易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提升绿色投资收益,加速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易跃春指出,“同时,绿证提供了绿色消费途径,形成全民参与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21.84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59.1%。2025年1—8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54万亿千瓦时,占当年全国总发电量39.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绿证市场对能源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
易跃春表示,中国绿证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国内,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标准、制度和标识将进一步完善,消纳责任权重、碳双控等政策制度将持续深化,并与绿证制度充分衔接,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市场更加强劲。
同时,我国绿证国际化应用将愈加广泛,促进我国绿证制度与国际规则深度接轨,持续加强绿证和绿色电力消费相关国际合作,助力国际绿色贸易,为全球减碳发挥重要作用。
易跃春指出,作为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办公室、中国绿证技术依托单位、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支撑单位,水电总院将搭建好沟通、交流平台,为各国政府、开发企业和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易跃春表示。
中国绿证市场从政策设计到市场实践的全景图正在徐徐展开。随着绿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参与的日益活跃,中国将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