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25 15:17
——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论坛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李欣智 见习记者 周潇
在加快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行业员工的身心健康愈发得到重视并逐渐被提升至影响行业安全的战略高度。2019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能源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大决策部署,并积极探索健康企业建设新路径。9月22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首次设立健康企业建设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筑基健康企业护航能源绿色发展”主题,共同探讨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经验成果。这场分论坛被主办方摆在了17场分论坛的首位,体现了能源电力行业已经从仅关注设备、技术等“硬实力”,向既注重硬实力又注重从业者身心健康“软实力”的改变。
认知升维:健康管理纳入行业核心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保障好数百万从业者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关乎行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在论坛致辞中开宗明义,他强调:“健康员工、健康企业、健康行业同样重要”,这句话也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举办本场分论坛的核心目的。
近年来,在能源电力行业有很多企业机构,已逐步将健康企业建设的理念定义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之一。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他们已经将健康企业建设提升到与电网建设、设备运维等主责主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后勤部副主任冯向民进一步阐释:“人的健康与电网的健康、环境的健康、设备的健康,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力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保障能源安全,既需要在硬件、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也需要在从业者健康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此,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孙贻军建议:“广大能源行业职工常年奋战在生产建设一线,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能源安全供应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行业健康投资不应再是单纯的成本支出,而应定义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
标准引领:规范建设破解发展难题
为推动能源行业健康企业建设从各家单位自发探索转向规范发展,本次论坛发布了《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标准》为行业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行动框架,破解了过去实践中存在的“碎片化”、“无据可依”等难题。《指南》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周期、多维度的健康促进体系,并强化了可操作性和行业针对性,立足电力行业特点,融合职业健康、环境管理、心理健康、慢病防控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覆盖“健康职场-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健康家庭-健康养老-健康文化”的全方位、全周期“大健康”管理体系。
作为行业健康企业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国中康健集团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该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孙贻军介绍,制定《标准》与《指南》旨在为全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行动路径,特别是为中小电力企业提供清晰指引。
《标准》和《指南》的发布,推动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进入了规范化、标准化新阶段,为全面提升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郝英杰表示,中电联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制定相关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数智赋能:行业健康生态快速形成
论坛期间,据国中康健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打造的智慧健康云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54万,入选了工信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智慧健康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央企服务平台。
类似的数智化技术和创新平台,目前在电力行业健康管理中已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运用AI算法构建健康风险预测模型,针对电力职工高发的高血压、颈腰椎病等提前识别风险,并发出预警。”据孙贻军介绍,智慧健康云平台实现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革命性转变。国家电网公司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副主任鞠宇平建议:“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构建职业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实现风险提前干预。”
除了线上智能平台,数智技术还推动了线下服务网络建设,为行业健康企业建设保驾护航。以国中康健集团为例,他们已建成健康驿站1400余家,并将这些配备了智能体检设备、远程会诊系统的站点嵌入了办公区、变电站和运维基地,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健康保障新模式。
关注能源电力员工身心健康,筑牢行业健康基石。从战略共识到标准引领,再到数智化创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健康企业建设扬帆起航。与会各方普遍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出发点,继续深入探索健康企业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为行业员工身心健康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