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东北电力市场上线结算新模式 每个时点的电都算得明明白白!

来源:中国电力报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9-04 16:24

  9月1日起,东北电网省间电力交易正式实施“日清月结”结算模式,就是说电费结算不再是“月底算总账”,而是变成了“每日对账、月底结账”。该模式将每日按时段精准核算省间电力交易的电量和电价,分时反映电力市场供需变化,引导市场主体优化交易行为,保障各方利益公平结算,推动电力市场高效有序运转。

  什么是“日清月结”结算模式?

  “日清分”就像你每天看支付宝账单——

  以每日96个时段(每15分钟1次)为基本结算单元,通过交易平台统计前1日每个时段内的实际关口计量电量、调度计划执行电量、交易合同电量以及调度标记的交易合同外责任偏差电量(可理解为“计划外的意外”),并通过电力交易平台按时向市场经营主体发布日清分结果,市场经营主体核对无误后进行确认。这一步就像是每天为电力交易“做日报”,作为月度结算的基础数据。

  “月结算”则是月底正式出账单——

  以月度为周期出具结算依据,开展电费结算与退补清算。其中,合同电量好比“包月套餐”,按照签好的电量、电价“照付不议”;责任偏差电量则是看谁的“锅”,即为调度计划执行与交易合同电量之差,不同的责任执行不同的结算价格,结算时按偏差电量、电价补钱或扣钱;计量电量与调度计划执行电量之差为“不可抗力因素”产生的波动偏差,为不计责任偏差电量,按照既定电价计算电费。月度结算可理解为“汇总月报”,全面梳理当月电力交易执行情况。

  为什么要开展“日清月结”?

  电力交易越来越像一个“精打细算的买菜大赛”,随着电力市场建设越来越活跃,电力交易种类越来越多,交易频次越来越频繁,市场主体对电价越来越敏感,各方对交易安全性、经济性和透明性的需求日益增强,月底一张账单的模式已经不够用啦。

  “日清月结”模式正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关键举措,它通过每天记账,避免“糊涂账”;月底汇总,方便做资金规划;“偏差”明算账,确保谁的“锅”谁承担。这样一来,市场更公平、交易更高效,“卖菜人”和“买菜人”都皆大欢喜。

  1.“日清分”夯实数据基础,确保信息及时公平。通过每日对省间交易核心数据精准拆分,避免跨周期混淆,确保市场主体每日权益均可追溯。

  2.“月结算”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指引运营方向。通过月度汇总清算,为市场主体掌握经营形势,明晰预期方向,从而科学制定生产、交易、资金计划,提升市场整体稳定性。

  3.“偏差结算”有效修正实际运行与交易结果差异。依据科学的偏差结算办法厘清责任,有助于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推进新能源消纳。

  各市场主体应该如何应对?

  “日清月结”模式对市场主体的政策理解能力、交易精确度、价格预判度和经营策略灵活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电企业要持续优化经营策略,审慎完成每1时段的电力交易;电网企业与电力调度机构需要保障关口计量数据准确完整,标记好每1时点的偏差责任,并按时向电力交易机构提供各类结算数据;交易机构要按时点匹配电量和电价,准确做好日清分和月结算依据;所有市场主体均需认真核对日清分结果与月结算依据,确保电量、电价准确无误。

  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在电力交易中统筹安全与经济,实现市场整体效益最优解。一句话总结:读懂规则、精准交易、认真对账,才能在新模式下“如鱼得水”。

  总结

  “日清月结”不仅仅是一种结算模式的升级,更是电力市场精细化的关键一步,他就像为电力交易安装上了“高精度仪表”,进一步凸显了电力作为商品的市场属性,实时监测电能流动和资金流向,不仅增强了市场透明度、及时性、预判性,也为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更加灵活有效的机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电量滚动式调度、交易及结算行为,为全面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建设,这一新模式将成为“标配”,在市场建设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为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杨朔)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