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1 16:2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赵悦婧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跌”,同时创近三年最大跌幅。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自4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80元、46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38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4元。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油箱容量为50升的小型家用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可节省19元。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公众出行成本将明显减少。
国际油价“大跳水”触发国内调价
三个“超预期”引发油价下行
记者采访获悉,三个“超预期”致国际油价大幅下降。
首先是特朗普4月2日发布“对等关税”行政令,加征方案“超预期”,打击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据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朱光明介绍,关税政策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税提高后推动价格上涨,将抑制终端需求,以此产生的负反馈机制将从下游倒逼上游减产,具体而言就是汽油消费下滑及炼厂加工原油需求量降低,引发原油价格下跌;二是关税提价会造成贸易量下滑,从而使海运、航空、陆运等流转货物运输的石油需求降低,对油价施压,造成油价下跌。
其次是“欧佩克+”的“超预期”增产。4月3日,“欧佩克+”对外宣布将加快增产:将5月增产规模从原计划的13.5万桶/日扩大至41.1万桶/日。这相当于原先三个月的增量。
“若增产计划顺利实施,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将更为充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原油库存本就处于高位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压力,无疑为油价下跌添了一把柴。”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三是全球原油市场正处于供需较为宽松的阶段。
“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却不断下调。”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王利宁表示,在供应层面,虽然“欧佩克+”的大规模增产是关键因素,但当前全球原油库存本就处于高位,加剧了供应过剩的局面。
“在需求层面,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打击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新能源替代加速等,都使得石油需求难以提振。”王利宁说。
谈及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格局,“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我国成品油消费特别是汽、柴油消费已提前达峰。”王利宁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LNG重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替代效应显著增强,已累计实现对汽、柴油超5000万吨的替代量,直接推动我国成品油消费需求提前触顶。
基本面因素仍然复杂
短期国际油价波动或将加大
未来变数重重,市场看跌情绪浓厚。
4月15日,国际能源署(IEA)大幅下调对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73万桶/日,较3月的预测值下降了30万桶/日。IEA还预计,2026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69万桶/日。
此外,多家国际机构下调油价预测。高盛预计今年后期布伦特油价均值为每桶63美元,2026年将进一步降至每桶58美元;瑞银集团、摩根大通分别下调2025年布伦特油价均值至每桶68美元和66美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将在长期对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国际油价下降。但关税政策后续走向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和市场情绪放大等因素,短期国际油价波动将会加大。
国际油价波动将对国内油企产生哪些影响?
“油价的大涨大跌,势必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安排、运行会造成一些扰动。但以国内主要油企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会寄希望于油价长期平稳,都有应对风险的路径和韧性。”王利宁表示。
按照当前成品油调价周期测算,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5年4月30日24时开启。
对下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预期,各家机构抱有不同态度。
花旗在4月1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受贸易关税影响,原油价格在二季度继续承压,未来3-4个月内布伦特原油可能跌至60美元/桶甚至更低,但这种价格不太可能在中期内持续。随着油价下跌,OPEC+可能会停止增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也将因低油价而放缓,同时预计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施宽松政策,将有助于推动石油需求回升,从而推动油价上涨。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姜娜认为,后市来看,由于美国关税存在弹性与风险,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或呈现震荡的态势。新一轮变化率或负向小幅开端,消息面影响有限。
“五一小长假临近,部分业者存一定补货需求。但步入中下旬,主营单位以出货追赶销量为主,预计国内汽柴油行情或弱势小幅下探。”姜娜进一步指出。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