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3-25 16:24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白宇 见习记者 张浩正
杭州湾畔,潮音悠扬。又是一年早春时节,秦山核电再次沐浴春光。
四十年前的春天,作为中国核电的“红色根脉”,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拉开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序幕,奏响了中国核电的“报春曲”。
四秩春秋,砥砺前行;岁月如歌,不负韶华。如今,秦山核电已发展为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装机规模达666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20亿千瓦时,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从零起步实现自主创新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华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逐渐凸显。
“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地区用电问题,要靠核电。”1970年2月初,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上海市工作汇报时指出。
随后,历经技术、厂址等艰难选择后,1982年,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落地秦山。
1985年3月20日,承载“通过这座核电站的研究、设计、建设、运行,掌握核电技术,培训人员,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的使命,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然而,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并非易事。在秦山核电站建设之初,我国发展核电技术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世界核电强国,能够借鉴的第一手资料也非常有限,很多技术都受制于人。
以关键设备的焊接技术为例。彼时,一家外国企业答应以10万美元的价格提供焊接技术手册,然而该企业所在国政府却又提出两个“附加条件”,即使用这种焊接技术,必须向该国报备,以及焊接时,要有该国专家现场监督。
这怎么行!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欧阳予亲自披挂上阵,联合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半年内拿下这项技术,并把省下的10万美元用于各项自主技术攻关。
这样的故事在秦山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比比皆是。数据显示,秦山核电站共有200多个主辅系统,设备2.4万台件、仪表和控制屏台1.76万台套、阀门1.17万个、管线160多千米、电缆1100多千米,每一个零件上都镌刻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生基因。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部件的采购与制造上,从最初依赖进口到后来实现国产化突破,每一步都凝聚着秦山核电人的智慧与汗水。”秦山核电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尚宪和表示。
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此外,秦山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先后联合100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参与科技攻关,7个设计单位参与工程设计,11个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600多个制造厂提供设备和材料,其成功发电不仅代表了核电技术的突破,更助力我国构建了完整的核电产业生态。
多元利用贡献秦山答卷
首堆工程顺利建成后,秦山核电的发展快马加鞭,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以及方家山核电工程相继建成。在此过程中,我国先后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秦山核电也成为我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秦山核电已全面建成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66万千瓦,累计安全运行170堆•年、完成大修116次,安全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
秦山核电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上海及华东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如今秦山核电不仅满足了华东地区的电力需求,更在多个维度,推动了我国核能多元利用的步伐。
如在2021年,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在秦山核电所在的海盐县正式投运,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近4000户居民。
2022年,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也在浙江海盐正式建成投用,搭建起中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示范平台,为工业产业园区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新方案。
“核能是绿色革命的引擎。”中核浙江电能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继荣介绍。目前,秦山核电的核能供暖区域已经拓展到包括公共建筑、办公楼宇、商务酒店等在内的众多区域和应用场景,安全运行多个供暖季,为广大居民和各类用户带去核能的温暖。
“未来,秦山核电将进一步扩大供暖、供冷范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清洁低碳方案。积极探索核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核能与数据中心耦合,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零碳目标。”黄继荣表示。
此外,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商用重水堆机组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积极利用重水堆机组的优势,开展同位素生产研发。
据了解,目前,秦山核电已实现对钴-60的批量化生产,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医用防疫物资的辐照灭菌时间由两周缩短至1天;2024年4月,全球首批商用堆碳-14靶件顺利出堆,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同年12月,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首批镥-177靶件顺利出堆,一举打破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秦山核电还积极联合海盐地方政府共同打造核技术应用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累计招引落地国内外多家行业龙头,总投资超80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超200亿元。未来,秦山核电将持续深耕堆照同位素辐照生产,为我国医用同位素自主可控供应、核技术多元应用拓展贡献秦山力量,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如今,我们在经济账、民生账和生态账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堪称优秀的答卷。”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周启航表示。“四十年来,秦山核电积累了秦山经验,也贡献了秦山力量,新时代新征程,秦山核电将继续发挥优势,全力做好能源保供,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进核能供热、同位素等民生工程,探索核能多场景综合利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和交流,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秦山新篇章,为打造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