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观察丨光伏行业如何应对困境走出“寒冬”?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12-13 17:41

“量增价减”“内卷不断”

光伏行业如何应对困境走出“寒冬”?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李东海

  面对行业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发展阵痛期,中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正在采取自救行动——

  12月4—6日,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会议聚焦光伏行业遭遇的“内卷式”竞争日趋激烈和海外市场贸易壁垒频发的双重压力,呼吁光伏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光伏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产值产品价格“跌跌不休” 加强行业自律呼声渐起

  今年110月,光伏行业在逆境中前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10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20%,电池、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1.8%和 15.9%。

  价格方面,110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分别下滑超过35%、45%、25%,这直接造成了整个光伏制造端产值的缩水。 今年前10个月,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7811亿元,同比下降43.17%。

  “本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规模远超以往三次行业波动(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双反”、2018年行业政策调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

  巨大的亏损使得一些光伏头部企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裁员、停产和关闭部分海外工厂。

  不止是产品,原材料价格也持续下跌。

  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进入12月,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6-3.7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万元/吨,相较11月初微降了0.5%,虽然降幅已经收窄,但N型颗粒硅全年至今下跌37.29%。

  业界认为,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内卷”升温。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认为,“行业经营主体过多导致了过度竞争。”

  “卷不动了,都要调整。若不主动低负荷去库存,光伏行业内卷亏损现状难以改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表示。

  国内产能何时出清尚不明朗,美国的“贸易大棒”又不期而至。

  11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作出反倾销初裁,设置了最高可达271.28%的关税税率。由于这四国的光伏产能部分来自中国厂商,这让本就难过的我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与会企业家表示,严峻的“内卷外延”形势之下,加强行业自律是行业走出困境的“不二之选”。

  就光伏行业当前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世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行业要增强信心;二是要强化行业自律,避免非理性的竞争;三是要苦练内功,越是行业低谷期,越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更注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标准水平,提升竞争力。

  自律是健康发展关键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谈及行业自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全行业要加强协同,优化产业布局,理性规划产能,杜绝不正当竞争。同时,光伏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营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核心能力,以高技术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席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特别强调了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大家商量好,价格高时适当释放产能,价格低时收缩产能。龙头企业在释放产能时少释放一点,减产时多减一点,也是一种制约手段。”

  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群表示,要实现光伏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品质自律,推动良性竞争,守住品质名片;需要价格自律,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量力发展;需要产能利用率自律,不压库存,在行业赛道里当长跑者。

  “光伏行业需坚持科技创新以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打造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凝聚行业力量,构建良性生态,以此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顾宇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探索建立外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鼓励并引导企业推进绿色环保转型,同时细化产业跨境布局和国别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合理有序进行跨境布局,指导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全力维护中国光伏行业的利益。

  与会企业家达成共识,在价格和成本压力下,光伏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

  当前,TOPCon、异质结和BC技术成为光伏行业的技术主流,各企业纷纷推出高效电池组件,展示了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记者了解到,晶科能源TOPCon认证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6.89%,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6.1%+。英发睿能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表示,唯有构筑高质量产业政策,以高质量的标准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让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