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观察丨迈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10-15 11:10

迈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

——2024热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张玉坤

  9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热电行业发展论坛暨2024热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陈进行表示,高质量发展热电产业目的是实现高效、低耗、清洁,要鼓励利用已有的资源,发展长距离大面积供热,替代众多供热小锅炉和一些小功率、高耗能的供电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次大会重点关注了热电企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会上解读了现代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热电行业碳中和路线等国家政策,交流了热电企业绿色低碳、煤电“三改联动”、数智化升级的成功经验,探讨了火电与新能源、新型储能、循环经济等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解析《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

  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热电等低碳技术

  国务院国资委机械经济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应科技董事长夏建涛认为,热电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煤多油少气少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燃煤热电将长期发挥能源供应的兜底保障作用。

  热电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在数字科技时代,热电行业数字化发展,成为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夏建涛表示,要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培育热电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热电新质生产力,推动热电产业向着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迈进,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热电行业力量。

  随着全球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供热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行业面临着机组设备、行业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挑战。同时,热电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此外,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日益提高。

  陈进行表示,智能供热技术、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等的应用,正在推动热电产业朝着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型。

  对于热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从余热利用、提高锅炉能源效率、热能输送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吴吟表示,热电发展逐渐向项目分布化、产业集中化、管理数智化等方向转变。要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热电,探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低碳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在热电行业应用。要加强政府监管,坚持市场导向,促进有序竞争,科学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施策。

  发展基于热泵及多能互补的智慧供热系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让供热更低碳智能,如何节流开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能源研究会低碳智慧供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姜益强看来,需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实现智慧供热,要按需供热,杜绝过量供热。引入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余热,基于热泵技术和多能互补技术,构建绿色、低碳、清洁、智慧“四位一体”的建筑供热系统,实现高效节能、绿色低碳、智能舒适的建筑供热。

  从热电转换来看,大型热泵区域供热是未来发展方向。热泵的使用热源包括地表水、太阳能等,结合可再生能源就可以实现清洁供暖。此外,大量分布式空气源热泵群代替热电厂高温蒸汽热源的不断发展,也让供热更加清洁高效。能源站靠近用户端,热量损失大大降低。相较于燃气锅炉,可节约运行成本。姜益强建议,要因地制宜,以高效、绿色、低碳为目标,以超低能耗建筑为前提,以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余热利用为抓手,以绿色电力为依托,发展基于热泵及多能互补的智慧供热系统,实现高效节能、绿色低碳、舒适智能的建筑供热。

  山东节能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热电设计院院长刘博介绍了热电服务云平台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山东省作为能源大省和热电大省,热电企业存在数据利用价值低、准确性低、成本高、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云平台旨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热电企业提供服务,提升行业管理运营水平和质量。云平台具有高效、先进、可靠、安全等特点,具备数据收集、分析、对比、交流等功能,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云平台是分析诊断手段,最终目的是为热电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行业和政府,促进热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热电行业的数智化发展,可以实现热电系统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