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7-19 10:54
新能源巨头中东频落子 能否打造第二条企业出海曲线?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衣韵潼
新能源出海的风这一次吹到了中东。
继阳光电源在沙特揽获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后,晶科能源与TCL中环两大巨头也纷纷宣布在中东投建光伏产能。
当下,欧美大幅加征“新三样”关税,对华贸易壁垒不断提高。取道中东,是否真能为新能源打造第二条企业出海曲线?
下一站中东
7月16日晚间,晶科能源与TCL中环几乎同时宣布了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合作事宜,总投资金额约30亿美元。
两家光伏龙头的合作对象皆为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以下简称“PIF”)。合作方式均为通过旗下子公司与PIF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以下简称“RELC”)、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以下简称“VI”)成立合资公司,中方子公司与RELC、VI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比例都是40%、40%、20%。
其中,晶科能源项目投资约9.85亿美元,用于建设10吉瓦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该项目是晶科能源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或将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
TCL中环项目投资约20.8亿美元,用于建设年产20吉瓦光伏晶体晶片工厂,规模有望问鼎海外最大。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复杂度最高的环节,本次合作主要依托TCL中环全球领先的G12硅片技术优势、黑灯工厂制造优势与工业4.0柔性制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晶科能源和TCL中环此次布局外,近期新能源产业在中东已频频落子。
阳光电源披露,与沙特ALGIHAZ签约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吉瓦。天合光能在阿联酋规划5万吨硅料、30吉瓦晶体硅片和5吉瓦电池组件,项目分三期建设。钧达股份拟在阿曼投建年产10吉瓦的Topcon光伏电池产能,项目金额达7亿美元;远景科技宣布,与PIF、VI成立合资公司,投建风电产能。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中东,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或者说主要是受到了沙特、阿联酋等中东资金的青睐,而非国内企业的单向选择”,利多星投资首席分析师林毅告诉中能传媒记者,在能源政策、自然条件、市场资金等多因素共振下,中东具备国产新能源出海的合作基础。
2016年,沙特推出“2030愿景”,明确提出增加非石油出口收入的目标,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58.7吉瓦,该目标值如今进一步提高至130吉瓦,从政策层面加速国家能源转型。
自然条件方面,沙特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就太阳能资源而言,商务部此前调研显示,沙特平均日照时长达8.9小时/天、水平太阳辐射量为5600瓦时/平方米,在全球发展太阳能潜能榜上排行第6位。但与优越的先天条件不相匹配的,是2021年沙特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仅为0.23%,落后于既定目标。
依托于PIF海外投资占比提升,沙特资金实力雄厚。公开资料显示,PIF是沙特最大的主权基金,2023年在管资产规模约7000亿美元,位列全球主权基金排行榜第7位。庞大的资金体量,为沙特全球“海淘”优势可再生能源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条出海曲线的B面
反观国内新能源爆发现状,川财证券能源行业研究员赵洵直言,“国内企业也的确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为产业未来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深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随着光伏遭遇史上最强内卷,市场盈利空间迅速紧缩。“光伏产业在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70%左右。”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此前在SNEC展上如是说。破解内卷式竞争,就在这次大会上,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都提到了出海计划。
“不出海,就出局”似乎已成行业共识。然而就在今年,欧盟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美国也对我国“新三样”出口大幅提高门槛,甚至启动对东南亚多国调查,以防中国光伏绕道进入美国市场。在面对西方国家设置的重重阻碍下,出海中东,似乎给国产新能源创造了不错的机遇。
“中东地区链接亚非拉三大洲,自古以来是贸易要道。在中东布局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也可就近向欧洲、非洲、中亚输送产品,为中国企业开辟新的出海通道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赵洵表示,第三世界国家基础设施匮乏,光伏发电是解决其偏远地区能源问题的优选解,因此催生出庞大的电力建设需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企业着力开发经营非欧美市场,同样有希望获得不俗的成绩。
问题在于,转战中东市场,能否补足欧美贸易壁垒所造成的缺口?对此,国诚投资首席分析师付少琪指出,短期内中东增量仍难以弥补欧美市场损失。海外需求不足,从国内行业盈利数据中也可见一斑。
光伏产业半年报预披露日前惨淡收场。在45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里,亏损公司达28家,占比62%,亏损额预计在144亿元至180亿元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爱旭股份等一众龙头亏损额居首,且多为首亏。回顾2022年高光时刻,光伏全产业营收大举突破1.26万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幅近40%。
“业绩过山车透露出当前行业供需错配仍在延续。透视出海中东的B面,境外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振只是其中一个维度,地缘政治风险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样值得关注。”付少琪说。
林毅总结,除地缘冲突外,中东市场的“黑天鹅”还有外贸天然壁垒、供应链不稳定、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差异等多个方面。
他分析,中东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处于战火,对国产新能源投资存在颠覆性风险。其贸易规则虽然看上去与国际接轨,但暗藏诸多“丛林法则”,交付验收及回款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东制造业基础薄弱,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在通讯设施、物流运输、供应链支撑等方面较国内都有明显差距,对出海企业形成挑战,同时,自然与人文环境上的差异,也对产品应用、建设、运维服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