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06-26 09:14
推动产业西移和“西电西用”
赵秋莉 傅观君 张晋芳
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4月23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等。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新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双碳”目标任务下具有特殊意义。面对我国新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如何有效统筹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及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西电东送”成效显著
基于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谋划建设“西电东送”工程。截至2023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建成“西电东送”重点工程50余项,其中特高压输电工程35项。“西电东送”工程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引领电力科技创新发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及藏东南等西南水电基地建设,“西电东送”规模还将持续扩大。但是,未来“西电东送”能力进一步提升还面临环境、技术、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挑战,如站址廊道资源紧张、工程投资和输电成本增加、送受电机制不健全等。
碳“双控”加速产业西移
“十四五”以来,随着国内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加深、绿色供应链要求趋严等,碳排放对控排企业、出口型企业和国际供应链企业等的约束不断增强,工业产业布局逐步呈现向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集聚。“十四五”前两年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较全国平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远高于“十三五”时期,尤其是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速远超全国平均增速。2021年和2022年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相当于“十三五”时期的五年增幅。
综合来看,未来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在努力提升“西电东送”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西部地区的就地消纳能力建设,即“西电西用”,并要提前规划,引导产业向西部转移和布局。“西电西用”与产业西移相伴相生,推动产业西移不仅要考虑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还要综合考虑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
推动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
一方面,高耗能产业向西转移具有较大潜力,同时具备较大成本优势。一是当前很多高耗能产业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传统六大高耗能产业50%以上聚集在东部地区,而按照工信部印发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东部地区应逐步调整退出或不再承接传统高耗能产业。新兴用能产业中,大数据中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和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东部布局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部分产业达到70%以上,随着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市场扩大,相关产业西移的潜力也在增大。二是高耗能产业用能成本占比高,向西部转移具有显著成本优势。数据显示,传统六大高耗能产业用能成本基本在10%以上,而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平均大工业电价较东部地区低约0.25元/千瓦时。三是高耗能产业用电量高,向西部转移可有效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六大传统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约40%。据测算,西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增加1个百分点,新能源利用率平均增加0.5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相关产业链在西部布局具有资源、市场和“一带一路”区位优势,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带动西部经济增长、促进新能源消纳。西部地区锂、钴、镍等矿产资源和新能源资源优势明显,区域内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大。
完善规划和产业政策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过程中,高耗能产业西移的速度和规模均有所加快,需要完善规划、产业政策和西部地区产业配套等,促进产业西移与“西电西用”形成良好循环。
规划方面,一是加强对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性的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区域、地方层面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转移布局的协调对接机制,推动建立二者的协调滚动修编机制,促进能源电力配置与产业布局协同优化。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协同优化区域能源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调整。送端要充分考虑产业转移带来的用电负荷增长,优先保障自身用能,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电力外送;受端要科学平衡本地电和外来电、常规电和绿色电比例,在高效发展本地保供电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后续受电通道。三是着力引导新能源布局与典型用能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能源发电特性与典型用能产业负荷特性研究,着力推动西部新能源资源富集区与氢能、大数据中心、传统高耗能产业等的融合发展。
完善产业政策配套方面,一是加强区域碳预算引导。随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区域碳预算将会成为影响地区产业布局和电力布局的关键因素,建议区域碳预算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以引导产业向西转移和布局。二是加快完善“零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产业绿电支持政策。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有机结合绿色能源生产和绿色产业集群,协同融合新能源、储能、氢能等产业,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强化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才等配套建设。据测算,西部地区传统六大高耗能产业平均单位产值交通成本较东部地区高15%~104%,完善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是提升西部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四是要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合作开放支持力度。积极畅通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开放通道,拓展西部地区工程、装备、技术、标准等输出市场,拓展新能源国际市场。(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