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6-11 13:56
居民分时电价:省电费,“稳”电网
吴婧涵 黄辉
近年来,许多家电已实现用电时间调整的智能化。当你用手机控制洗碗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电器时,就会出现峰谷用电时段的提醒。在采用分时电价的情况下,这一功能可帮助用户合理规划用电时段,既可以助力削峰填谷,也可以减少家庭电费支出。比如,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等到晚上电价低谷时段再启动洗碗机、洗衣机等电器。
分时电价机制
分时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电价引导用户尽量在高峰时段少用电、低谷时段多用电,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我国分时电价应用范围主要包含工商业和居民两大类。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提出,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需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峰谷差大的省份,其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5%或以上。要达成该目标,需要从负荷变化潜力大的电力用户着手。
虽然工业的用电量最大,但其负荷特性一般较为平稳,可直接调节的空间小,多数需要额外改造才能释放响应潜力,经济性有待评估。与工业用户相比,居民生活用电与全社会用电的季节和日内波动特征较为一致,是用电峰谷形成主要因素之一,且居民生活用电直接调节性好、调节成本低、削峰潜力大。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显示,2020 年,美国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7%,对应的削峰潜力高达20%。
目前,我国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5%左右,低于美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智能电气化的普及,我国居民用电量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影响愈发显著。因此,推广居民用电的分时电价对于稳定电力系统、提升需求响应能力、降低缺限电风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地制定了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但主要集中在工商业。浙江、安徽、青海等地在近期陆续出台了新一轮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政策,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相比于工商业用电,除上海等少数省市外,居民分时电价实际落地的进展有限。
现有居民分时电价政策
部分省市已出台居民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例如,江苏、浙江、山西、河北、重庆等地居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执行全年的峰谷电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针对冬季供暖需求,明确“煤改电”“清洁供暖”及“电采暖”的用户可以选用以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划分峰谷的居民分时电价。江苏、浙江、陕西、云南、福建等地则出台了针对居民充电桩的分时电价。
与工商业分时电价相比,居民分时电价的时段划分较为简单,不同时段的价格差别不明显,电价执行基本采取自愿原则。以江苏省为例,当地推行“先分时、后阶梯”的居民分时电价。分时电价是指居民可以自愿选择从全时段单一电价改为采用峰、谷两个时段的电价标准缴纳电费。阶梯电价则是按全年用电累计量分三档逐档提高电价。采用分时电价的用户在每一档阶梯电价中执行相应的分时电价。以第一档为例,如果采用单一电价,电费是0.53元/度。如果采用分时电价,在白天8点至晚上9点的高峰时段,电费为0.56元/度。在晚上9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低谷时段,电费为0.36元/度,比峰电便宜了三分之一。充电桩的谷时电费也比峰时便宜约三分之一。
居民分时电价可带来的效益
很多居民家庭尚未形成低谷用电的习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清楚这样做能省多少钱。以江苏用户为例,如果月用电量为200度,在不采用分时电价的情况下,电费为106元。在分时电价下,电费最高为112元(全部峰时用电),最低为72元(全部谷时用电)。虽然用户不太可能将用电全部调整到谷时用电,但可以看到,采用分时电价并不一定意味着电费上涨,如果等到晚上电价低谷时段再启动洗碗机、洗衣机等高耗电电器,电费支出是可以减少的。
如要提升分时电价的削峰填谷效果,最关键的是要拉大峰谷价差。如果峰时电费明显上升、谷时电费明显下降,从居民生活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错峰用电意愿将会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用电量大的家庭。仍以江苏省为例,若居民峰时电价调整为0.66元/度、谷时电价0.26元/度,即谷电比峰电便宜约三分之二,用户就更有动力在低谷电价时段使用高耗电的电器。
居民分时电价机制的优化建议
居民用电是电力需求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暂不上涨居民平均电价的情况下,完善居民分时电价机制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是引导居民用电行为的重要方式。如果应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居民节省电费,还有助于电网削峰填谷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NRDC的研究,提出以下四点优化居民分时电价的建议:
首先,应对已实行居民分时电价的省份进行效果和经济性评估,改进居民分时电价机制。已实行分时电价机制地区的相关部门应组织当地电网公司对居民用电行为变化、负荷转移和负荷削减的效果、实施居民分时电价后的电网运行成本和经济性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已有的评估完善终端用户分时电价机制,合理细化峰谷平时段划分及拉大日内、季节性峰谷电价差,引导居民优化用电行为。
其次,应结合居民的接受程度,有序推广分时电价的应用并持续完善机制设计。相关部门应调研分析各地区各类型居民对于电价调整范围的接受程度,结合当地的电力资源禀赋和供需规划,鼓励根据已有的分时电价机制制定差异化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居民分时电价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探索居民分时电价的时段划分及价差设定与电力现货市场联动,参考电力现货市场负荷曲线,综合考虑居民用电变化对于电力供需平衡的实时影响,动态设定居民用电的峰谷时段及相应价格。
此外,应研究居民生活用电中的非刚性负荷和可中断负荷(包含电动车充电),引导居民主动进行需求响应。在保障夜间照明等基础刚性负荷用电条件下,挖掘空调、空气净化器、电动车等可中断居民用电设备响应电网削峰的潜力,进而计算出以社区或行政区为单位的可中断居民用电设备负荷,并据此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居民自愿签订相关协议在高峰和尖峰时段减少或中断用电,并获得补偿。
最后,分地区加速推动车网互动产业发展,在推广居民充电桩峰谷电价机制的同时探索新能源汽车与住宅小区双向充放电的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居民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全面应用,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积极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等。随着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除了通过有序充电被动削峰填谷,电动车还可以作为可移动的居民独立储能设备,接入电网放电进行主动调峰。地方政府应积极研究电动汽车与住宅小区车网互动的机制,推广居民充电桩峰谷电价应用,并积极推动车网互动充电桩建设、居民分布式电力资源终端控制等配套技术发展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居民用电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作者单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