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01-02 13:45
中国电力报记者 余璇
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我国电力行业守牢供应安全底线,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为夯实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电力保障有力有效
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约3.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同比增长12.9%。
回望2023年夏季,全国最大负荷和日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峰值高出5000万千瓦、15亿千瓦时。江苏、浙江、广东等24个省级电网负荷累计80多次创历史新高。
电力系统经受了负荷高峰、持续高温、主要流域来水偏枯等复杂情况交织带来的严峻考验,在政企共同努力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43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较2022年上半年2.9%的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4.4%、9.9%,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用电量出现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3%。
用电数据这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展示出我国经济复苏态势向好、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新态势。
进入迎峰度冬,电力安全保供仍是重中之重。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能源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力安全和供应保障工作,提早谋划部署,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确保民生和重点用户用电。
国家能源局按照“一省一策”的原则指导电力供应紧张和偏紧地区做好供应保障工作;密切关注供需形势,化解局部地区的电力供应紧张风险;保障煤炭产量维持高位,要求云南等地保障高热值电煤供应,督促广东、海南等省份稳定天然气供应。
各大电力央企主动作为,带头履责,以安全生产良好局面服务保供稳定大局。
中国华能所属企业积极做好电煤保供,持续加强供热管理,不断强化应急保障。中国大唐要求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应供尽供,全力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国华电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提前谋划部署,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确保煤、电、热稳定供应。国家电投加强发电、供热设备检修维护和电煤库存管理,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和供热量双双创下该公司迎峰度冬期间历史最高纪录。三峡集团持续优化精益运维水平,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寒潮保供储备充足水资源,最大可用出力超6000万千瓦……
合力之下,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平稳有序。截至2023年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2.42亿千瓦,较2022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
绿色低碳转型亮点纷呈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有“含金量”,更要有“含绿量”。一组组绿色发展数据,记录了我国持续推进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的不懈努力。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突破——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发电量已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为进一步推动绿电交易,2023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证。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涉及项目1168个、发电企业755家。
与“新”相约,逐“绿”前行。为加速推动“旧动能”向“新动能”转变,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助力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理解上不断成熟,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
2023年5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加快步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
2023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方法论,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以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路径。
放眼全国,电力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不仅提升了供应保障能力,也带动了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助力经济总体回升。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项目已建成并网4516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项目超过5000万千瓦。
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在建核电项目全面推进;新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总计6台机组,总投资超1200亿元。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双极投产;金上—湖北、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推进;张北—胜利、宁夏—湖南、哈密—重庆3项新开工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加速建设。
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昌波等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核准开工。截至目前,抽水蓄能投产和在建规模达到2亿千瓦。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已建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电力市场改革深入推进 资源优化配置增强
2023年,电力现货市场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再进一程。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对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路径、机制设计和运营要求作出统一规范;2023年11月,两部门再一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在确保有利于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有序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全国大部分地区现货市场建设方案获批,全国范围的电力现货市场进入实施阶段。第一批的广东、四川、山西、浙江、福建、山东、甘肃、蒙西8个试点全部开展长周期试运行,其中广东、山西2个试点已转入试运行;第二批的上海、江苏、湖北、河南、辽宁、安徽6个试点已进入模拟试运行或调电试运行阶段,省间现货市场也已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
对于经营状况不佳的煤电企业来说,煤电容量电价政策的出台如同一场“及时雨”。“煤电容量电价政策的出台,体现了煤电对电力系统的容量、支撑、备用价值,有利于煤电企业固定成本的回收,有利于稳固煤电板块的收益,提高煤电项目的投资积极性,实现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陈宗法表示。
截至目前,我国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已具雏形。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涵盖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范围已覆盖省间、省内;经营主体扩大到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主体;交易机构实现相对独立规范运作,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同时,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规模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杨娜
校对: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