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9-11 10:31
——访英国驻华大使馆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参赞孟姗兰(Shannan Murphy)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白宇
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是关乎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性议题,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也已成为国际趋势。在此背景下,中英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丰硕成果。
英国在绿色发展中有着怎样的路径选择?面对能源危机,英国采取了哪些举措?就上述问题,在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召开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英国驻华大使馆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参赞孟姗兰(Shannan Murphy)。
中能传媒: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共谋能源变革 共建共享绿色未来”,请您简单介绍英国绿色转型的进程。另外,中英两国在推进能源绿色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合作成果?
孟姗兰:在过去十年里,英国的能源结构发生了两次非常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幅降低煤电在英国发电行业中的占比。十年前,煤电在英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达40%以上,如今这一数字已低于2%。同时,英国也已作出承诺,到明年10月,英国的发电产业也将完全实现煤电退役。
在正视煤炭及其他化石能源在英国能源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我们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2010年,英国只有6.7%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到了2022年,我们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达40%以上。
当然,这一数字仅仅是根据全年的平均总量统计得出,其背后还有着许多令人惊艳的成绩。比如在2020年,英国在连续68天内实现了每兆瓦电力均由非化石能源产生。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一项数据,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打破这一纪录。
我们还承诺全面实现电力系统脱碳。回顾过去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在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方面成绩斐然,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有信心并制定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即到2030年,我们要实现95%的电力均来自非化石能源以及低碳能源。同时,在保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到2035年实现英国电力系统的全面脱碳。
能源转型不仅仅与电力系统有关,所以我想说的另外一点是,英国也在采取大跨步的行动,逐步减少化石燃料在交通等行业中的比重。比如,目前我们已经提出了到2030年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在致力于开发氢能、CCUS等技术,并努力将其商业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建立必需的基础设施,从而让我们可以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帮助一些减碳难度较大的行业,特别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实现脱碳进程。
至于中英两国在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中的合作情况,我认为这是十多年来,双边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5年,我们建立了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英两国共同在清洁能源技术、能源转型途径、电力改革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能传媒:为应对能源转型和能源危机,英国采取了哪些举措?在去年冬天,英国作出了推迟三个煤电厂退役的决定,这将对英国的能源转型方式产生何种影响?
孟姗兰:坦诚来讲,英国的能源供给结构其实很脆弱,也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化石燃料价格波动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选择了加大力度推进能源转型。
2022年,英国发布了一项能源安全战略,针对2030年前我们拟实现的目标,该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的加速计划以及更高层面的战略目标,包括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0吉瓦;到2035年,在英国部署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增加五倍,达到70兆瓦;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增加三倍,达到24吉瓦的目标等。
至于在去年冬天,我们作出推迟三个煤电厂退役的决定,我认为这一举措是应对极端情况下的保障机制,实际上我们几乎没有启用这些燃煤电厂。正如此前所提到的,在明年10月之前,英国的发电产业将完全实现煤电退役,所以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完全有时间去进行相关的调整,能源危机也并没有改变我们对这一承诺的态度。
中能传媒:我们注意到,本次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为“能源变革女性力量论坛”,您如何看待女性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孟姗兰: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这一问题。首先是女性和性别的作用。其实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转型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目前我认为并没有在能源转型以及更广泛的能源行业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表明,在不可再生能源行业,只有1%的女性担任着能源企业的高层管理职位。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而这一比例的失衡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决策并不完善。因此,对英国来说,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以及能源变革中的挑战,是破解我们面临发展挑战的核心抓手。
我想说的另一点是包容性的话题。包容性不仅仅关乎性别和公平转型,更是国际对话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英国,我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一直依赖煤矿和煤炭行业,而当这一行业即将没落,我们也不得不做出非常痛苦的调整。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如何保护社会、如何培养人们技能的经验。这就涉及了我所说的包容性问题,在我们从传统能源向未来的新能源转变时,我们可以包容各方,让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可以携手同行。
责任编辑:沈馨蕊
校对: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