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9-07 11:07
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各地特色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建立夯实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携手致力于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
浙江省电力市场需求旺盛,但是资源不足;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尤其是安徽省凤台县以“煤海”著称。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有着精湛的电厂基建、运营和管理技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淮南矿业集团,以下简称“淮河能源集团”)有着丰富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管理经验。
2002年开始,在浙皖两省政府的带领下,浙能集团与淮河能源集团双方开始接触,积极探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模式。
2004年,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浙能集团和淮河能源集团商讨决定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强强联合、均股建设4台60万千瓦级机组的淮浙煤电(电力)凤台发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凤电”)和设计年产600万吨煤炭的顾北煤井。
一个新的“煤电一体化”资源配置方式在“皖电东送”的大格局下应运而生。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是“皖电东送”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燃煤由顾北矿经铁路专用线直接送达凤电,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就地转换,变输煤为输电,在资源、运力、环保、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也有利于华东电网电源结构的合理调整,对缓解浙江省用电紧张局面起到重大作用。
淮浙煤电项目,实行产权连接,产业融合,均股建设,这一模式是一大创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肯定。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为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同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煤电联营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5个具有代表示范作用的煤电联营项目,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煤电联营重点推进项目,凤电便是其中之一。
淮浙煤电项目是皖浙两省区域能源合作的成功案例,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打造一体化能源基础设施,实现提供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用能成本下降、环境友好度提升,满足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成果与经验分析
此项合作的特色和亮点在于煤电一体化、双方均股,有着“无煤炭之忧、无运输之忧、无市场之忧、无行业壁垒之忧”的“四无忧”优势,可以说是一次极具前瞻性、开创性的大胆实践。
煤电一体化使煤电企业通过产权连接,提高产业融合度,为调整平衡两个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找到了新出路,改变了长期以来“煤电博弈”的局面。不仅可以促进煤炭和电力各自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有利于煤电两种资源、两种生产过程、两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简化系统、简化交易,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益;有利于煤炭更多地直接就地转化为电;有利于煤炭、电力与环境生态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仅如此,双方在安全监管定位上摸出了新路子。一是清晰淮浙煤电公司法人安全生产责任与委托管理责任的关系,在安全生产技术方面,两家股东集团分别对口实行垂直管理;二是组织煤矿和电厂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这种工作思路既突出了两家股东集团在安全管理上的主导地位,又发挥了煤电公司的协调监督作用,还推动了两个分公司在安全自主管理上的进一步深化。引入和用活安全生产技术委托管理机制为公司安全生产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力市场建设及“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则为煤电一体化项目盈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在火电机组全面亏损的情况下,凤电实际发电26.62亿千瓦时(不含调试电量),完成全年计划发电目标的130.17%;实际完成上网电量25.16亿千瓦时,完成年度上网电量计划目标的130.36%,当年实现盈利数亿元,成为浙能集团旗下唯一的盈利点。
当前,淮浙煤电一体化优势已经显现,取得了“1+1>2”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持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王善战)
责任编辑:杨娜
校对: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