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把握政策导向 更好发展综合能源服务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3-06-12 10:12

封红丽

综合能源服务 

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行业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推进能源清洁化使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综合能源发展,出台相关的政策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以多能协同为主线,以能源数字化为技术支撑手段,以复制扩大示范试点项目为培育市场方式,以创新商业模式为辅助,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节能降碳目标,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概念导入阶段(2015~2017年)、市场培育阶段(2018~2021年)、大力发展阶段(2022年至今)。

  从各省的“十四五”能源规划来看,涉及综合能源服务的政策更具发展性和业务导向性。归纳总结有以下特点:

  地方综合能源服务专项政策逐步出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江苏省率先出台了综合能源服务专项政策,更具指导性和实践性。如早在2019年4月,扬州市政府就出台了《扬州市综合能源服务推进方案》,重点业务明确,即实施能源云平台技术,在工业领域开展节能改造,在政府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开展能源托管,在广陵新城试点建设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

  商业模式逐步尝试探索多元化创新。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继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之后,部分省份开始探索参与电力交易市场、产业链一体化融合等相关的新商业模式。福建省明确提出“创新多样化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探索综合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商业模式”。这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商业模式选择。

  财政补贴机制开始逐步出台。在财政补贴方面,个别地方逐步开始出台资金奖励。如深圳市明确提出“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集中供冷、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安全储能等多领域技术,实现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对示范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广东珠海斗门区提出,企业新建水蓄冷设备,装配容量达到300冷吨且不高于500冷吨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达到500冷吨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企业新建冰蓄冷设备,装配容量达到500冷吨且不高于1000冷吨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达到1000冷吨及以上的,一次性补助30万元。财政支持政策的出台,极大鼓励了各市场主体参与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积极性。

  能源与信息技术融合鼓励政策进一步深化。在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方面,为今后的能源数字化业务开拓重点指明了方向。国务院于2022年1月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重点聚焦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电厂、电网、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打造数字平台建设,提升能源体系智能化水平,以及微电网等智慧能源技术试点示范应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贵州省将这一政策进行了深化落实,于2022年10月出台了《贵州省能源数字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水光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能源多能互补体系,提升综合能源数字化水平,着力打造数字能源基地”。这为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打通了政策通道。

  市场化导向更加清晰明确。政策市场化程度方面,广州市发布的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政策更加体现其市场化服务意识,其政策指向性更加明确。其服务对象聚焦新型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办公场所、酒店、医院、学校和数据中心等新增用能区域。研究方向聚焦多能互补交易机制、虚拟电厂、需求侧管理,推动储能规划政策出台。提出“鼓励各投资主体优化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相关规划研究,政企共同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推进一体化示范项目推广应用,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从表述上能够看出,该政策颇具市场化服务意识,同时又提出了政企合力推广一体化示范项目。这为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提供了市场参与动力。

从宏观到细化

助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的政策已经由宏观层面,逐步过渡到更加细化的实施层面,业务开拓重点也更加明确,对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是“双碳”目标的实施,进一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与碳减排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是低成本实现碳达峰相关目标的重要路径。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工业企业、公共建筑、园区等用能用户对于安全、经济、减碳等要求不断提升。节能作为较为成熟的综合能源服务细分市场,“十四五”时期预计全社会技术和管理节能投资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

  二是数字技术将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提供越来越坚实的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海量的能源数据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挖掘电力需求侧响应资源,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带来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服务的商业价值。节能、综合供能、能源系统、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将增添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基因。

  三是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新型储能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比例不断扩大,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也是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的应用在用户侧能够以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身份形成虚拟电厂,通过数智技术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对源网荷储一体化以及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总体来看,当前综合能源服务及相关的细分市场政策环境会越来越完善。未来,随着我国“双碳”工作深入推进,可以预期的是,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和成熟。(作者单位: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吴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