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中能专访 | 陈巧玲:欧洲能源危机未去 仅控制消费无法满足缺口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2-13 16:21

欧洲能源危机未去 仅控制消费无法满足缺口

——访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巧玲

  过去一年的事件凸显了全球能源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能源转型需统筹考虑三个因素——安全性、可承受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能源传媒集团就欧洲天然气市场、全球电力系统和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等热议问题采访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巧玲博士,从经济学角度预测能源发展形势。

  中能传媒: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介绍,2023年欧盟可能面临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短缺。您认为通过怎样的措施可以消除其用能隐患?

  陈巧玲:通过深入分析,我个人认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欧盟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尽可能地削减能源消费总量。欧洲居民和企业已经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空调的使用,调低室内取暖温度,更换能效更高的家用电器,节约驾驶并增加公共交通方式或绿色交通方式的出行,养成经常关灯的习惯。欧洲的工业界,尤其是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生产线的调整和产能的重新布局。

  短期内,传统化石能源消费速度的下降速度受多种因素制约,这导致化石能源消费量的下降远远低于同期的供应量的下降。仅仅依靠控制消费量,无法完全弥合供求的缺口。只有让供给下降速度尽量和需求下降速度相匹配,才能最大幅度地减少供应不足给市场带来的扰动规模。因此,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短期内还有必要增加化石能源的替代性供给来源。例如,美国和卡塔尔在建更多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这将有助于缓解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不足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的同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氢能。例如,根据REPowerEU能源计划,2030年,欧盟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此前规划的40%提升至45%,2030年欧盟总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将从此前规划的10.67亿千瓦提升至12.36亿千瓦,2030年前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量将为欧盟在未来五年每年节约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

  中能传媒:近期,欧盟一直在围绕如何限制天然气价格进行激烈讨论。对于将在2月25日启动的180欧元每1000千瓦时的天然气价格上限,如何评价?价格上限是否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陈巧玲:由于这个价格上限设得相对比较低,因此触发“市场修正机制”的概率变得相对更大。赤字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的天然气供给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在短期,如果想要缩小赤字,根本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削减天然气需求,多元化天然气供给和快速增加替代能源。如果对天然气消费总量不设限制,仅仅去限制天然气价格本身,反而会刺激天然气消费,进一步扩大供需紧张的局势。

  我觉得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可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鼓励场内交易外逃,从而减少场内流动性,削弱价格的信号作用;人为低价可能会打击供应商积极性,进而扩大供需缺口;扰乱风险管理流程。

  中能传媒:法国有专家发出警告,由于核电站维修等原因,可能出现电力中断,与邻国缺乏互联电网的国家可能发生电力短缺。对于全球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您有哪些预见?

  陈巧玲:如您所知,bp在1月30日刚刚发布了2023年版本的《bp世界能源展望》,对当前至2050年期间的全球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路径做了详尽的讨论。关于世界电力系统未来三十年的大趋势,2023年版本的展望也做了大量的分析。这些大趋势包括:

  第一,全球的电力消费总量继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的电气化进程持续推进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继续增长。在展望着重分析的三种主要情景下,全球的终端电力消费总量在未来三十年的增长都高达至少75%。其中大约90%的增量电力消费都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

  第二,电气化率不断上升。在新动力情景下,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疫情前的20%上升到2050年的30%以上。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下,电力在终端消费中的占比则上升到2050年的45%左右。

  第三,低碳电力迅速发展。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持续下降的成本,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量快速增加。在净零情景下和快速转型情景下,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量增长超15倍,在全球发电量的比重三十年后都将上升到三分之二以上。其他低碳清洁能源在电力体系也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核电、水电、地热能和生物质能。

  第四,传统化石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重要性逐步衰弱。煤炭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从2019年的40%左右下降到2050年的10%以下。

  中能传媒: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已经生效,其设置限制条款的政策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在供应链中降低中国企业的比例。从中长期来看,您认为该法案将会对全球能源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陈巧玲: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2022年8月份通过。该法案的主要动机包括应对通货膨胀,减少财政赤字,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为美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大量的供给侧支持。

  这个法案是否能顺利执行,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监管方面的改革进程,巨额补贴的到位程度,美国企业在低碳项目获取批文方面的努力和进展,美国企业在重塑相关产业链方面的效率和能力,地缘政治形势的演化方向等。

  该法案如果能排除障碍、顺利执行,对全球能源体系将可能产生一些正面影响,包括:促进某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拉低全球低碳技术的平均成本,增加清洁能源的全球供给总量。遗憾的是,该法案的顺利执行,对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部分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能也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冲击。(杨娜

责任编辑: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