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让碳中和成为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7-12 17:07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张振兴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碳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研讨会

 “碳中和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而是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

  随着我国碳市场的全面启动,碳减排如何深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不乏有对碳减排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忧。

  我们如何看待碳减排对经济的影响?日前,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碳中和是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社科院、中金公司的专家学者就碳中和对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善提高,以及对国际低碳绿色合作的促进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把碳减排变成促进经济的正向因子

  据了解,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正在针对主要经济部门扩大气候政策和减排范围,并制定相应目标。据清华大学分析显示,为了达到符合《巴黎协定》的减排量,我国的碳排放量必须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然后以8%~10%的速度迅速下降,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总体温室气体排放将于2060年前实现净零。我国碳达峰越早越主动,而且峰值也要尽量地低。因此,制定科学的碳减排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碳排放的外部性是全局性的、长期的,在明确碳中和目标后应尽快开展成本有效性分析,力争以最低的全社会成本实现该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制定合理碳价、完善社会治理等手段,降低清洁能源的绿色溢价,为经济主体从使用化石能源向使用清洁能源转变提供充足的动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本上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途径。如何把碳减排纳入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框架,也在考验着众多行业的主管部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碳中和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而是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将促进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和增长模式的剧烈变革。实现碳中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涉及碳排放权有效分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构建我国碳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削减碳关键行业的碳排放。减碳关键行业的政策变化或技术变革会在全社会的生产网络中传递、叠加,产生“乘数效应”,进而对我国碳减排行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碳节点行业既包括生产型行业,也包括消费型行业,它们并非与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完全重叠。

绿色发展账户倒逼绿色低碳经济模式

  我国各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政府引导,市场化程度较低,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参与度还不够普及,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于绿色产业的投入并不够积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我国应该尽快建立绿色发展账户。绿色发展账户旨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上扭转过往单一的GDP宏观指标,在微观上改变企业经营理念中“重利润、重产量”的桎梏。无论从政府到企业,甚至到个人,生态资本服务价值、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指标都应该成为新的评价指标,将资源环境项目进行资产化重新配置,并把绿色资产纳入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中,推动其可交易性。

  从全球话语角度看,一场重塑低碳经济规则的国际竞争已开始。各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纷纷进入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快车道,但对新兴绿色低碳产业的行业认定、包括减排在内的各类低碳标准制定、碳交易在内的各款绿色规则约定、绿色金融在内的各种市场准入门槛等,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国际博弈和谈判进程。

  刘世锦强调,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需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立足长远,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做到产业供给安全前提下的平稳转换。考虑到当前国情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之间的同源性,应通过两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一是通过源头治理减少碳源,二是通过生态修复增加碳汇。关键是做到污染防治、碳减排、生态修复和经济增长四个方面的协同推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徐晋涛表示,针对欧美国家提出的碳关税,我国应加快推进本土的碳定价,将化石能源的外部环境社会成本内部化,倒逼能源与经济结构转型,增强我国在碳定价方面的国际认可度,同时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则认为,碳中和势必将会加速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促进终端用能的高度电气化;碳中和的实现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并通过经济与社会制度的优化与改革,充分调动各主体开展节能降耗和碳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