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五大国际石油公司2024年利润下滑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25-02-26 11:03

  近期,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相继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全年财报。整体来看,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全年净利润合计约1022.7亿美元,同比锐减204亿美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约17%。这一数字不仅揭示了石油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更预示着行业内部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全球石油行业面临深刻变革

  五大国际石油公司2024年盈利水平整体下滑。具体来看,bp的财报显示,其全年利润同比下降35%,仅为89.15亿美元;壳牌2024年调整后盈利237.16亿美元,同比下滑16%;雪佛龙归母公司净利润17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7.35%;埃克森美孚实现净利润336.8亿美元,同比下滑6.5%;道达尔能源调整后净利润为183亿美元,同比下滑21%。

  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的业务表现一定程度上受2024年全球炼厂炼油利润率缩水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由于全球炼油能力不断提高但石油需求仍然疲软,2024年9月,全球月均炼油利润率已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多重压力下炼油利润显著降低

  全球炼油能力提升与石油需求疲软矛盾显著,直接导致了炼油产品供过于求,进而压缩了炼油利润率。

  需求疲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比2023年低0.1个百分点。特别是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叠加高通胀和高利率的压力,进一步抑制了消费者支出。尽管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关键国家的需求增长仍较为强劲,但其对全球需求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据国际能源署(IEA)、EIA等多家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不足100万桶/日,低于2023年超200万桶/日的增量水平。

  供应过剩,全球炼油产能持续增加。得益于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和中东)的炼油设施扩建,以及欧美地区炼油厂的升级改造,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至1.028亿桶/日,同比增加60万桶/日。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仍将比需求多出45万桶/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失衡。

  关税政策与能源转型双重影响下的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炼油业务的利润空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为炼油业务本就复杂的形势雪上加霜。本届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宣布,自2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石油及天然气等基础能源物资亦囊括在内。此类关税壁垒一旦生效,将不可避免地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传导,推高炼油行业生产成本,包括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料等产品。其市场价格也将随之水涨船高。埃克森美孚等大型企业已将此视为2025年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预示着炼油业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

  在能源转型趋势下,全球炼厂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保升级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欧洲和美国的多家炼厂正在积极采用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减少碳排放。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虽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同时也显著增加了运营成本。雪佛龙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表示,炼油业务的疲软态势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

  石油公司回归传统油气业务

  尽管国际石油公司炼油业务的利润大幅缩水,但以油气勘探与生产为主的上游业务仍是石油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道达尔能源凭借其巴西Mero-2和Mero-3项目、美国的Anchor项目、阿根廷的Fenix项目等的启动,获得净收益100亿美元,占公司总净利润的55%。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也通过二叠纪盆地的产量上升,实现了油气产量的创纪录增长。埃克森美孚上游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超七成的净利润,较2023年增加了40亿美元。雪佛龙上游业务收益186.02亿美元,成为公司全年唯一实现收益增长的板块。

  面对可再生能源业务回报微乎其微的现状,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计划缩减对低碳业务的投入。道达尔能源将低碳项目预算从5亿美元降至4.5亿美元,同比削减10%。壳牌则调整了其能源产品的碳强度目标,中止并出售了在美国、菲律宾等地的风电和制氢项目。壳牌首席执行官魏斯旺表示,与其他公司相比,壳牌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决定将更多精力放在石油和天然气上以提高利润。

  这种战略调整反映了全球气候治理存在一个核心矛盾——尽管气候变化的风险在数十年间不断累积,但投资者更关注短期盈利。石油公司们在传统业务与低碳转型之间的摇摆,正是这一矛盾的直接体现。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重组和裁员来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市场地位。2023年10月,埃克森美孚宣布以595亿美元并购先锋自然资源。若计入债务,此次收购总价值达到645亿美元,成为数十年来美国油气上游最大的并购案。同月,雪佛龙宣布并购赫斯公司,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裁掉15%至20%的全球员工,以削减成本、简化业务并完成重大收购。这些并购交易充分体现了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聚焦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实现持续盈利增长的战略思维。他们致力于在立足既有业务的同时优选并购策略。

  石油公司的未来需要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会。短期内,主要国际石油公司仍将依赖传统油气业务来维持现金流的稳定。但从长期来看,低碳转型仍是未来发展趋势。bp已率先宣布对10个重要低碳项目的投资,壳牌也在不断优化其能源投资组合,尽管该公司面临裁员与业务剥离的双重挑战,但仍在坚定不移地朝着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迈进。

  总体而言,上述一系列调整无疑预示着全球能源版图的重新布局。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转型浪潮中,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将成为引领变革的关键力量。把科技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或许是危机中最笃定的答案。 (李佳奇)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