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绿色发展

破题绿色发展:ABC模式助力全球南方走出现代化新路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8 16:43

——解读《能源绿色发展促进全球南方现代化》报告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可

  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壮举。能源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基石,其绿色转型正成为这些国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全面跃升的关键路径。

  近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能源绿色发展促进全球南方现代化》报告,创新性提出能源绿色发展ABC模式,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全球南方国家“量身定制”转型方案。

  精准施策:ABC模式破解转型“一刀切”难题

  全球南方国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单一转型路径难以适配各国需求。报告提出的ABC模式,构建了从“能源脱贫”到“低碳示范”的阶梯式发展体系,让各国可灵活选择适配路径。

  A模式聚焦“能源可及”(Access to energy),直击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能源贫困痛点。通过推广分布式光伏、小型风电等低成本清洁能源,快速提升供电覆盖率;在消费端普及清洁炊事设备、太阳能家庭系统,同步优化电网覆盖与电费政策,让能源服务更可负担、更可靠,为普惠发展筑牢基础。

  B模式以“拓宽能源供给”(Broaden energy supply)为核心,适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该模式强调规模化开发水电、风电、光伏等多元清洁能源,强化主干电网与智能配网建设,提升能源系统稳定性;同时推动高载能产业低碳转型、交通电气化,完善绿电交易等市场机制,助力国家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C模式主打“创新能源转型”(Creative energy transition),为资源条件优、经济基础好的国家打造全球示范标杆。通过构建“风光水储氢”新型能源系统,探索电炉钢、氢冶金等前沿应用,发展绿电园区、电氢协同等新业态;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耦合,借助AI大模型、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能源全环节智能调控,引领绿色转型高阶发展。

  三大模式并非孤立割裂,而是构成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进阶,各国可根据自身实际组合实施,走出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之路。

  产业协同:绿电赋能催生经济新生态

  报告指出,能源绿色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产业生态的重塑。推动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全球南方国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路径,不同模式下已涌现出丰富的实践样本。

  A模式下,分布式能源正培育特色产业新增长点。“绿电+农业”通过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业态,推动农业向高效智能升级。津巴布韦在基层诊所铺设光伏系统,激活“绿电+公共服务”潜力;马尔代夫度假村借助屋顶光伏、电动汽车等打造零碳观光岛,让“绿电+旅游业”收获丰厚收益。

  B模式聚焦清洁能源与现代产业深度耦合。肯尼亚大力发展地热、风能,建设绿电经济特区打造产业集群;“绿电+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及配套设施,助力交通领域脱碳;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出的“电—矿—冶—工—贸”联动模式,已在非洲多国落地,以清洁能源驱动工业化与贸易发展。

  C模式则推动前沿技术与零碳产业集成协同。印尼北加里曼丹探索电炉炼钢、氢冶金等技术,打造绿色钢铁、铝业新业态;中国张家口创新“绿电聚合供应”模式,2024年实现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30%;“绿电+氢氨醇”产业链为冶金、化工等行业深度脱碳提供解决方案,开辟产业绿色升级新路径。

  全球协同:共绘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能源绿色发展将为全球南方带来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根据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南方能源绿色发展的累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10%,同时贡献全球70%的碳减排量。这一进程不仅能破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能源供给不足、气候脆弱性突出等多重困境,更能扩大全球绿色产业市场规模,创造多元绿色投融资机会,为国际合作注入新动能,促进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构建。

  推动全球南方能源绿色转型,离不开国际社会多边协同发力。报告呼吁,各国应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把能源包容公正转型作为重要抓手,重点解决近7亿无电人口的用电需求,为21亿人口推广清洁炊事解决方案,让绿色能源惠及更多民生领域。

  在目标设定上,需设立新能源倍增行动目标,到2035年推动全球南方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0亿千瓦,输电能力提升50%以上,强化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与互联互通水平。在支撑保障方面,要加强绿色技术转移与本土化能力建设,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掌握新能源开发、运维等核心技术;构建多元、普惠的绿色投融资体系,降低发展中国家融资成本,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