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5-07-02 16:29
夏日,登上海拔约2800米的青海省西宁北山大墩岭景区的“西宁之眼”,只见葱茏的树木包裹着南北两山,西宁城市的全貌铺陈眼前。
西宁北山大墩岭景区于今年5月开园试运行,其最高处的观景平台“西宁之眼”因是俯瞰城市的最佳位置,成为热门打卡点。此“眼”见证着西宁36年来持续推进绿化、提升生态质量的生动历程。
曾经,西宁这座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城市饱受风沙和水土流失的困扰。为此,青海省于1989年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工程核心区森林覆盖率由7.2%提升至79%,有效提升了西宁的碳汇增量。
作为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近年来,西宁针对最主要的排放源、增长点和降碳空间谋划行动任务,除了增加森林碳汇外,还系统推进城乡建设、工业、能源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实施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努力在碳达峰路径探索上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宁经验”。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
不久前,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能湟水公司”)进入生态环境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这家公司专门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每天,约400车生活垃圾被运到这里。
记者探访时发现,深能湟水公司厂区内空气清新、飞鸟鸣啾,花坛中竖着“鸟语花香·你我共享”的牌子,与人们印象中垃圾处理厂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车间,记者目睹了生活垃圾的“变废为宝”之旅:垃圾在两个约十层楼高的垃圾仓中,经过四五天发酵后被投入给料斗,再经由约1000摄氏度的炉膛焚烧。其产生的烟气通过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系统、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在达标后排出,而其产生的热量则经锅炉、汽轮机处理后用于发电。
深能湟水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彭说,在这里,1吨垃圾可发500度电,其中50度厂区自用,剩余450度上网销售。
同时,在深能湟水公司,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渗滤液处理后分为产水和浓水。产水可取代自来水,用于厂区辅机设备冷却等工业生产,浓水则可通过石灰浆制备消耗。
深能湟水公司的垃圾处理是西宁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缩影。西宁市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辖区内1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全部关停或实施生态封场,西宁在青藏高原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外,西宁市还通过招商引资配套建设环保公司,不仅回收垃圾焚烧后废渣中的金银铜铁等金属,还提升砂石利用率,将其作为建材原材料,用在混凝土搅拌站、砖厂等。
如今,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已成为西宁市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地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显著减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生活垃圾全处理、再回收、再利用,有力提升了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铝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但每吨电解铝的电耗超13300千瓦时。在日前举办的2025首届绿电铝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说,用煤电生产一吨电解铝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2.61吨,而用绿电生产一吨电解铝的二氧化碳排放仅为1.57吨。
推动电解铝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绿电铝,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减碳的“牛鼻子”。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是“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其园区企业黄河鑫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业公司”)被授予“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称号。
步入鑫业公司,其拳头产品绿电铝铝锭正准备发往江苏、河南等地。这些绿电铝铝锭将被加工成铝材,再被制成轮毂、车身及其他零部件后出口欧盟。
记者了解到,如今,鑫业公司“绿电铝+”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拥有光伏铝合金支架、逆变器集成平台、铝合金电缆等25种绿电铝产品。
与此同时,鑫业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鑫业公司总经理祁卫玺介绍,通过电解槽石墨化阴极+磷生铁浇铸技术、预焙阳极底部开槽、停槽母线压降新技术等节能改造,2024年,鑫业公司铝液综合交流电耗达到青海省同行业、同槽型最优水平,全年节电量约3600万千瓦时、节能量约4400吨标煤,减排约2万吨二氧化碳。
此外,看中青海水丰、光富、风好的绿色能源优势,鑫业公司提高绿电应用比重,2023年,在厂区停车场、道路、建筑顶棚等角落建设33兆瓦分布式光伏。2024年,鑫业公司在青海省电力市场化交易中成交水电和新能源电量62亿千瓦时、成交绿电2.2亿千瓦时,认购绿证117万张,累计购买绿证307万张,绿色电能消纳占比超过90%。
鑫业公司的绿色转型是西宁市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为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出台《铝产业发展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绿色发展正是行动方案中五大转型任务之一。
据了解,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大力推动铝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打造“绿电铝”品牌。到2027年,电解铝初级产品转化率达到90%,再生铝产能达到10万吨,清洁能源在铝生产中的占比将达到75%。(张添福 王菲)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