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绿色发展

用光伏蓝海铸造绿色屏障 ——中广核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已完成有效治沙面积达3.4万亩 累计发电达64.73亿千瓦时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8 15:55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白宇 见习记者 衣韵潼

  暮春沙海,浩瀚无垠。四月下旬的内蒙古春潮涌动,道路两侧的白杨树舒展着嫩绿枝条,为茫茫荒漠增添着宝贵的绿色。

  这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4月22日,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国广核集团联合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活动中,记者来到了库布其沙漠腹地的中广核光伏治沙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截至今年4月,已累计发电64.73亿千瓦时,有效治沙面积达34000亩,在库布其沙漠上铸造起了蓝色的“光伏长城”,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的澎湃动能。

  “通过沙漠化治理,有效推动荒沙变‘良田’”

  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出发,驱车一小时左右,即可驶进库布其沙漠的范围。

  抵达坐落于沙漠腹地的中广核格桑光伏电站,攀上位于项目中心区域的观景平台,眼前迎来一片豁然开朗:蓝色的光伏矩阵整齐排列,与远处的黄沙漫漫形成鲜明对比;光伏板下,绿色植被竞相生长,为沙漠戈壁增添着难得的生机。

  “此前这里的地貌和远处的沙丘一样,都是一片毫无生机的不毛之地。”中广核格桑光伏电站副站长刘忻原指着远处的沙丘介绍道。

  据了解,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约为1.39万平方千米。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这里的植被极其稀少,尤其是腹地几乎寸草不生,曾经一度被称为“死亡之海”。

  2018年7月,第一批中广核人踏上这片沙漠。面对风沙大、光照强、温度高、风蚀沙埋严重等困境,中广核人硬生生探索出了一条光伏治沙的成功新路,创造了156天建成投产的奇迹。

  而建设光伏项目仅仅是光伏治沙的一个环节。“我们采用了‘林光互补’的建设模式。即在铺设光伏设施的同时,在光伏阵列之间密植适宜本地生长的矮化经济林,在光伏板下方和阵列间空隙种植耐阴性沙生灌草植物和喜阴经济植物。”中广核新能源格桑光伏电站负责人樊宝泉介绍,通过这种模式,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为板下的植物提供遮阴,从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有效降低沙尘的侵蚀。

  “通过多举措的沙漠化治理,已有效推动荒沙变‘良田’。”樊宝泉表示。

  正如樊宝泉所言,如今的光伏治沙基地内,扬柴、沙蒿、沙大旺等抗旱防沙植物在光伏板下茁壮成长;黄芩、红枣树等经济植物向阳而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光伏支架下沉的作用。

  可以说,因为“光伏蓝”的加入,黄色基调下的沙漠,也可调和出代表生机与希望的葱郁。

  截至目前,包括中广核格桑光伏电站在内的多个光伏治沙项目已有效遏制了库布其沙漠的扩展,在荒漠之中形成了独特靓丽的光伏风景线。以格桑光伏电站所在的达拉特旗为例,该旗的草植被覆盖率已由2000年的17%上升至2024年的58.4%,库布其沙漠治理率由2000年的61%提升到2024年的79.5%。

  “植被覆盖率已从不足15%跃升至65%”

  类似格桑光伏电站的成功案例,正在库布其沙漠多点开花。

  据介绍,除格桑光伏电站外,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中广核还建成了白鹭、明德、朔方、卓越、锦帆等其他5座光伏电站,均采用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治沙改土”的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方案进行沙漠治理。

  其中,中广核朔方、卓越、锦帆光伏电站在直击库布其风沙源治理一线、逐年护沙的同时,还通过智能站控系统、“太阳能+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措施,打造了与时俱进、模式典型、智慧运营、管理规范的绿色电站。

  “我们已完成有效治沙面积达3.4万亩,植被覆盖率从不足15%跃升至65%,为当地荒漠化环境改善和建设国家‘绿色北疆’作出了积极贡献。”樊宝泉说。

  此外,中广核始终秉承“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

  在发电量方面,6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2万千瓦,一直保持稳定安全运行,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9万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同时,该项目还结合当地实际特点确定了“治沙、生态、运维”一体化光伏治沙的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真正把“绿”与“富”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带动周边农牧民持续增收。

  “我们从项目建设开始,就一直与当地政府和周边农牧民紧密合作,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我们在项目内种植的经济作物和防沙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樊宝泉表示。

  数据显示,进军内蒙古新能源业务以来,中广核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更多元化的社会责任实践。近五年,中广核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捐赠资金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3301万元,以精准投入践行新时代的帮扶使命。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国资央企不仅要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更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中广核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正是央企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是央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成功范例。”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表示。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