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绿色发展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再添新工艺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08-12 14:08

  8月9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地矿局获悉,由该单位承担的“深部咸水层CO₂地质封存潜力和先导注入试验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内权威专家评审。这是黑龙江省首次开展该项目,过程中完成了国内首次“CO₂—水”双管混合注入试验,为推进碳中和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储备选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中捕集后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业过程。作为CCUS产业链条的最后一环,本次研究的CO₂地质封存技术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压缩注入到地下深度800米以下具备圈闭构造的深部咸水层当中,经过水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碳酸盐物质,达到有效封存的目的,已成为当前推动温室气体中和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项目由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具体承担。项目负责人马永法表示,项目组系统构建了研究区深部咸水层的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最佳封存工程场地选址,精确提炼出储层的面积、厚度等关键参数,首次评价了林甸地区深部咸水层CO₂地质封存潜力。经评价,研究区深部咸水层CO₂有效封存量为11.5亿吨,可相当于50亿棵松树10年的碳汇能力,封存潜力巨大。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利用试验井搭建了现场先导注入平台,优化改进了施工工艺流程,首次提出了水气井下混合注入的“双管”工艺,在国内率先探索尝试在砂岩地层的深部咸水层开展CO₂—水溶液混合注入试验。经后期监测和分析测试证实,注入后CO₂发生了明显的水—岩反应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注入试验效果,达到了预期工作目标。项目组还进一步研发了CO₂注入的多要素耦合模拟软件,开展了百万吨级CO₂注入和运移能力的数值模拟评价,为未来开展规模化的工程注入示范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技术研究基础。

  深部咸水层具有分布范围较广、储气构造适宜性强等特点,是国内外公认实施CO₂地质封存的主力储存空间。黑龙江省内深部咸水层广泛分布在松嫩盆地等构造单元,是适合大规模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重点地区。

  据悉,此次咸水层CO₂地质封存的成功试验,为黑龙江省未来建设和完善碳中和CCUS产业链条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储备,为大庆及周边地区的碳源封存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李丽云 朱虹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