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9-05 10:39
“红色血脉”擎起民族动力之魂
——哈电集团以科技自立自强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林峰 于海江 支彤 刘钦壮
在哈尔滨,有许多承载着百年历史的老街,这些老街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流淌着岁月的史诗,又在悄无声息间,焕发着全新的活力。三大动力路与其他百年老街一样,带给这座城市别样的工业风貌。作为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摇篮”,这条1.5千米的长街见证了70多年来共和国发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动力之乡”的美誉因此远近闻名。
三大动力路因新中国初期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毗邻而坐而得名。曾经,筚路蓝缕,荒原创业,如今国产首台水电机组,首台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200多项共和国乃至世界第一在这里诞生,当初的美好祈愿在数以万计建设者的不懈奋斗中被激活。“三大动力”的发展史,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秉承民族工业使命、创造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电力装备史。
能源装备乃国之重器,动力之源,被誉为“共和国的掌上明珠”。以三大动力厂为主组建的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哈电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创新路,闯改革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日益走近世界电力装备制造业舞台的中央。
矢志国之重器
勇闯世界水电“无人区”
沿金沙江溯流而上,青山碧水相映间,白鹤滩水电站巍然矗立。
时间镌刻着历史,2021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这座蜚声世界的水电站,是中国几代水电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求索,突破“极限挑战”,打造出的又一张中国水电引领世界的“国家名片”。
“如果说三峡工程是我国水电从跟跑到并跑的标志,那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毫无疑问是我国水电领跑世界的标志,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覃大清自豪地说,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是世界水电机组的“珠穆朗玛峰”,也代表着我国水力发电装备技术登顶世界水电之巅。
犹忆当年,在研讨白鹤滩水电站机组单机容量时,有专家出于谨慎考虑,建议白鹤滩水电站采用2台100万千瓦、其余机组80万千瓦的方案。但最终经过分析论证,还是确定采用16台单机100万千瓦国产水电机组,成为世界水电单机容量最大的开山之作。
“在白鹤滩项目中,我们攻克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推动水电装备制造迈入百万千瓦机组的世界水电‘无人区’。”哈电股份副总裁,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哈电人的红色基因,是一种拓荒精神。研制的白鹤滩右岸电站8台机组,实现两大技术创新: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100万千瓦;水轮机采用长短叶片转轮,实现宽负荷高效稳定运行,向世人完美展示了“中国水电力量”。当工作人员将6枚1元硬币竖立于正在高速运转的机组上,硬币竟屹立不倒,机组稳定性可见一斑。
十年奋楫,沧桑巨变;十载春秋,硕果累累。十年前,哈电集团依托白鹤滩百万千瓦工程开始科研课题研究。十年间,世界首台精品座环、首台精品导水机构、右岸首台精品转子……一个个关键、精品部件实现“中国智造”,成为引领中国水电勇闯世界水电“无人区”的开路利器。
从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电机组,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我国用70年的时间赶超了西方国家130多年的历程。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每个里程碑不仅仅是单机容量的递增,更是材料、工艺、设计、安装整个水力发电工业体系的蜕变。
与百万千瓦水电机组齐头并进,我国抽水蓄能机组特别是定速机组解决了稳定性和效率难以兼顾的世界性难题,并不断向更高水头、更大容量和更高转速的高峰挺进。
2021年底,哈电集团参与建设的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持续为“双奥之城”提供清洁高效的“绿色动力”。今年6月,哈电集团研制的700米级超高水头、高转速、国内单机容量最大400兆瓦阳江抽水蓄能电站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此外,以荒沟、周宁等抽水蓄能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巨型“充电宝”成功烙上了“绿色哈电”的印记。
破局煤电清洁高效利用
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
每天清晨,一缕缕阳光照进哈电集团生产车间,照在“依靠自己,创新驱动,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红色条幅上,这是多年来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给予哈电集团的永恒动力。
十年前,我国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已经非常先进了,但哈电集团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命题——“煤电的利用效率还能更高吗?”于是,技术人员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全新的大容量、高参数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技术的研究中。
2015年6月,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在华能安源电厂投运,成为当时世界上参数最高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开启了我国火电机组高参数二次再热的新时代。
“二次再热”——以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著称,是目前世界领先的发电技术。其通过将做功后的高压蒸汽返回锅炉再次加热,提高了蒸汽膨胀过程的干度、焓值,使蒸汽做功能力进一步增强,比常规一次再热机组效率提高约3%,同时此项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约3.6%,具有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等优势,是大型燃煤机组的发展方向。
“在华能安源项目之前,我国没有二次再热机组。安源电厂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国内第一个应用二次再热技术的发电项目,我们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当时世界上参数最高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哈电股份副总裁,哈电集团锅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龙表示。
2015年12月,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最高参数华能莱芜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投运,创造了机组发电煤耗254.17克/千瓦时、净效率48.33%的世界燃煤发电新纪录。
十年来,哈电集团接连攻克了二次再热技术、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技术、准东煤燃煤技术、大容量褐煤燃烧技术等多项世界性难题。
2021年12月,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最大容量、最高参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成功应用于西安热工院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全面攻克并掌握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核心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不忘来时路,方能行稳致远。哈电集团始终站在电力装备技术发展最前沿,以大无畏的气概和舍我其谁的英勇,为一个个电厂装备了“中国芯”,挺起了中国能源装备制造的脊梁,无愧于“顶梁柱”“压舱石”的国有企业标签。
心怀“国之大者”
装备制造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赢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向史而新,厚植“绿色低碳”理念,让产业发展“绿”意盎然。走进新时代的哈电集团力推绿色低碳发展,开拓风电、光电、氢能、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正在由传统能源产品为主向绿色低碳产品和产业转型之路上阔步前行。
十年不懈奋进,如今哈电集团的生产车间,“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应有尽有,一件件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正从这片历经70余年栉风沐雨的黑土地产出,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以及世界各地。
近年来,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把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作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哈汽”建设,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沿着“单个技术点—组线技术—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的方向推动生产智能化,全力打造数字化生产车间,实现了由传统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将坚持数字化赋能方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数字化质量检验、自动化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开发、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应用,实现数据驱动管理、人机交互协同,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建设智慧哈汽。”哈电股份副总裁,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希亮表示。
“十四五”以来,哈电集团沉着应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逐步明确了以“三个系统”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的驱动系统、清洁高效的工业系统,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改革创新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改革,要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破除制约集团公司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真正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志安在哈电集团2022年度职代会上表示。
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哈电集团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改革发展,强化战略驱动,优化业务结构……不断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绿色发展要动能。
哈电集团承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主泵屏蔽电机样机成功交付,关键技术实现100%国产化;参与的首个国家级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项目大唐吉林长山项目投运;为我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提供换热设备;参与国家光热示范项目建设,形成槽式镜场、塔式集热岛、储换热岛、发电岛产品供货及系统设计能力;选取氢能关键设备制造、燃料电池产品及加氢站建设等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争打造氢能全产业链领先企业;加入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携手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系列组合拳犹如神来之笔,描绘出“老字号”企业的绿色发展新蓝图。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今天的哈电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肩负着央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擦亮“中国智造”的全球品牌,让“中国动力”闪耀世界。
责任编辑: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