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8-29 11:30
——探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支彤 朱怡 王怡 冯义军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油娃合唱团吟唱着那首耳熟能详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旋律铿锵、天籁童声,穿越甲子风雨,唱出薪火相传。
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深厚期待,为大庆油田树立了前行标尺、指明了前进方向。非凡十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创新发展、丰富时代内涵;非凡十年,松嫩平原上的红色血脉,正以新的精神伟力书写新的时代辉煌,以新的伟大成就铸造新的精神丰碑。
旗帜领航
从学习“两论”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发展、促进创新
大庆油田岗位“云讲述”活动火了!
自2021年11月25日启动以来,已有15.7万余人参与活动,5.2万余条优秀视频发布展示,浏览量超3800万人次。
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围绕新时代履行岗位责任、弘扬严实作风,聚焦解决“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干部讲、员工讲、全员讲,让责任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一个个岗位故事,讲出了当好标杆旗帜的使命感,讲出了不忘来时路的责任心,更讲出了大庆石油人为油拼搏、斗志昂扬的精气神,汇聚起爱党爱国爱企之情与对美好未来期待的强大共鸣。
知行合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油田开发建设实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是大庆油田的宝贵经验。
“过去,我们从‘两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起家,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现在,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发展、促进创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国文说。
让思想永葆先进、让队伍永葆青春,大庆油田人正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指导新实践,谱写油田高质量振兴发展新篇章。
——强化凝心聚魂,打造青年铁军。
大庆油田党委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该公司上下一以贯之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个“传家宝”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实践各种教育方式,打造传承弘扬大庆精神的新高地。
“石油魂”宣讲是中国石油时间最长、场次最多、覆盖最广、影响最深的思想教育活动。讲好大庆故事、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一路奔波,用脚步丈量着精神传播的疆域。十年以来,“石油魂”宣讲团在新生力量的接续下,累计宣讲850多场,覆盖了中国石油所有企事业单位,走遍全国行至海外,观众超过300万人次。
青年是油田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庆油田党委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锤炼高尚品格,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入厂第一课”,是大庆油田青年员工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广东石化工程部经理汪涛至今还记得聆听“第一课”后内心受到的触动与震撼。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申请到陇南支线工程参与施工,成为当年新入职员工中第一位主动提出到外埠施工的大学生。
——激活“最小细胞”,永葆基层活力。
登录大庆油田工会APP,大庆油田的岗位“云讲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随机点击几个“云讲述”视频,就能看到讲述者们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岗位故事。作为激励员工以理论学习结合岗位实践的有效载体,“云讲述”活动正汇聚形成推动油田事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采油厂第九作业区注采十二班副班长史忠帅,本以为岗位讲述就是随便讲讲,没想到上传视频因“岗位内容描述不准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被反复驳回。当第6次上传通过时,史忠帅感慨,“6次上传就是6次培训,查漏补缺了工作中的6个漏洞。”
“讲”是手段,“干”是目的。第三采油厂把岗位“云讲述”活动与完成原油生产任务、“油公司”模式改革深度融合,引导员工讲指标、讲对比、讲场景。仅今年1月份,该厂原油产量就实现“开门红”,比计划超产3346吨。
基层党支部虽是“最小细胞”,建好用好就是坚强有力的“大堡垒”。2019年5月份,大庆油田首个党建协作区——南I-1项目党建协作区“落地”。这是油田基于重点基建项目,通过对参建各方进行党建联合共建,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工作共担”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在党建协作区,我们是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儿、一个目标。”“感觉大家伙儿心贴得更近了,活儿也干得更顺了。”“在外打工这么多年,在这儿找到了家的感觉。”……尽管身在不同的党建协作区,但许多党员都有着相同的感受。
今天的大庆油田党建协作区建设,已经从探索尝试逐步走向丰富完善,41个党建协作区涵盖18家单位、69支参建队伍,4497名员工、951名党员,实现了对重点施工项目的全覆盖。
旗帜育人
从“我为祖国献石油”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红色是大庆最鲜明的底色。石油人的红色工装上,被“宝石花”簇拥着的党徽熠熠生辉,始终汇聚着大庆石油人最为珍视的目光。
回望来时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油田建设者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以“石油工人心向党”的忠诚担当,“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踏上新征程,年轻的大庆石油人从牢记嘱托中走来,坚定扛起“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重大责任,用举旗树标续写着忠诚向党的新篇章。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精神的火炬在一代代石油人手中传递、擎起——
有一种使命,叫家国情怀。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开发好大庆油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先后主持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其中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成为他传承铁人旗帜的终身信条。
“如果不按时拿出配方,我自愿下岗!”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杨振宇立下的军令状,影响着一代油田科研人。“他在弥留之际已无力说话,但见到我们来看他就来了精神,问项目进展情况、谈科研攻关方向、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也许是他的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别的什么了。”忆起老领导,科研人员高峰泛起泪花。
“铁人带过的队伍,吃再多的苦都不能退缩。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要在接续红色基因的大熔炉里锻铁炼钢。”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深有感受。十年来,油田开发面临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地下井网愈发密集、安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现实问题,但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国家时刻需要油”的强烈使命始终牢牢在肩,从未懈怠。年钻井进尺再上几个“十万米”,是张晶和队友们用实际行动对保油田稳产的深刻作答。
深深根植于大庆石油人血液中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一位位新时代铁人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融合在一起的政治自觉,化为誓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骨干力量、誓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付出一切牺牲也在所不惜的铮铮誓言。
有一种不凡,叫“甘于平凡”。
位于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旁的一处三合院颇不显眼。排房屋顶上,“传统立身,勤俭立业,百年立功”的红色大字却彰显了它的不凡。十年间,这里累计向油田输出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创效1.2亿元;输送技能专家13名,高级技师、技师65名,技术能手135名……以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大庆油田名副其实的创效“集团军”。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能做的也只是在普通岗位上将工作做到极致。”生在油田、长在油田的刘丽,技校毕业后不仅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采油工的“班儿”,更坚持约定“当个好工人”,练就硬核本领,坚持创新创效,从采油一线的巡井路走上了大国工匠的领奖台。
在中四采油队,干部员工三句不离“我们队是‘三老四严’的发源地”,时刻保持“三老四严”传人的自觉。抽油机上,卡箍螺丝扣左右对齐,个个纹数一致;抽油机皮带四点一线用尺一点点测量,口口分毫不差。跟随中四队采油工赵春艳巡井,一个个看上去“精雕细琢”的高标准看得到摸得着。“我以前是一个懒惰的人,能让一个懒惰的人变得积极向上、变得不甘落后就是我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骨髓的理解。”
自觉做好每次巡检,如实录取每个数据,建队以来,中四采油队做到了198.08万次巡回检查无一遗漏,5155万余个生产数据无一差错,25.54万张报表无一涂改……
科学技术迭代更新、采油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石油行业早已不再是仅靠“出大力、流大汗”就能换来滚滚油流的时代。以知识和技术实现创新突破,以现代管理经验换来原油稳产,新时代铁人正在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起,打破常规、革故鼎新,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发展之路,让辉煌历史映照未来,让大庆红旗更加鲜艳。
旗帜传承
从“苦干实干”“三老四严”到“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回望十年,看似枯燥的数据,让人深刻感受“非凡”的历程——
从2012年到2014年,大庆油田持续实现4000万吨原油稳产。2015年,“4000万吨”的产量构成从“纯油量”变为了“油气当量”。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科学调整,标志着大庆油田在历经原油高产稳产之后,开启了“油气并举”的新征程。“稳油增气”,稳的是建设百年油田的信心,增的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底气。
回望十年,大庆发生的变化,让人深刻感受“非凡”的变革——
油气产量实现“双超”,重点项目全速“奔跑”,多元产业集中发力,绿色生态和谐发展……对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开采利用,大庆油田在技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大庆油田的开发已和“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现实的深刻洞察,更是面向未来的深刻昭示。油田依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点亮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历史天空,也必然要靠注入新时代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
新时代的石油人不再住“干打垒”“地窝子”,但石油工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亚于艰苦创业时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工业血液、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呼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大庆油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
翻开大庆油田主任工程师曹瑞波的笔记,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一行字,“国家需要、油田需要,就是最大的需要。”
作为全国重要原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每多产一吨油,国家能源安全就能多一份保障。“我们设计了打造4个攻关团队、开展3个大查摆、组织1次大培训、创建N个管理示范区的‘431+N’工作计划。”作为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所长,曾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坚定创新自信,以技术赋能,不断为夺油抢产赢得主动。
已经走过一甲子的大庆油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技术创新的突破,需要一代代科研人员不断自我超越。作为新一代科技人员,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研究部署项目经理部经理张金友握紧接力棒。
“搞科研就要永葆初心,主动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想油田之所想,急油田之所急。”过去一年里,大庆油田功勋员工张金友在办公室里迎来了上百个黎明。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凭着一份责任和热爱,啃起了寻找接替资源这个不被看好的“硬骨头”,“朝5晚11”用最“笨”的法子,在只有头发丝五百分之一大小的岩心孔隙中找到了油。
“百年油田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大庆石油人深深懂得,只有发展好“接续力量”,才能把握住“长远大计”。
大庆靠精神而站立,因精神而恒久。大庆石油人的目光,既深耕当下,也望向未来。
在这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赶考”之路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政治嘱托,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这是大庆石油人面向未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基因密码,也是“大庆石油何以再能”的精神之源。
责任编辑: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