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TOP榜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将于7月择时启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1-07-15 12:52

发电行业先行一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将于7月择时启动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支彤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的是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40亿吨。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中国的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是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一步,将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动力和信心,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建设工作将如何推进?怎样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全国碳市场价格如何形成?发布会上,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得以解答。

  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

  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地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2017年末,经过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几个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所以这个行业首先纳入,可以同时起到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所以这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因为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目前,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避免一个企业既参加地方碳市场又参加全国碳市场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特别指出。

  针对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准备情况和纳入时间,赵英民表示,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这些高排放行业,他们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

  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

  由配额供需决定碳价

  “市场要进行交易最基本的基础是要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这也是我们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赵英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为进一步强化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前的数据质量管理,生态环境部专门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

  在企业报告数据和省级生态环保部门核查工作完成以后,生态环境部组织了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的现场抽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信息公开力度,要求企业公开排放情况。“根据核查的情况看,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是符合要求的。”赵英民表示。

  据记者了解,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配合司法部推进《国务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立法进程。这一条例的出台,将在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如何形成合理碳价,是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坦率说,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因此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赵英民表示,碳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我们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赵英民指出,配额短缺的企业,关键还是要从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高度正确看待碳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碳价的高低是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