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4 11:11
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5000万千瓦以上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记者周倜然)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4月x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以实现到2027年、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千瓦、50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
虚拟电厂是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但总体来看,全国虚拟电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对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还缺乏统一认识。
《指导意见》明确了虚拟电厂发展的四方面原则。即坚持统一认识,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功能定位;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坚持安全可靠,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并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坚持多元参与,鼓励民营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本结合自身优势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建设和运营。
《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省级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虚拟电厂发展方案,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省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推动虚拟电厂立足核心功能,公平参与各类电力市场或需求响应,获取相应收益。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
相对于传统的能源项目,虚拟电厂具有资金需求相对较小、运营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适宜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发挥自身优势。《指导意见》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沈馨蕊